在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之后,2018年的港股市场迎来了上市热潮,包括小米、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映客等众多明星企业都选择在港股上市,不久前,我国大的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也传来了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众所周知,母婴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各方资本重点关注的蓝海领域,宝宝树若是此番成功上市,也许会使得国内母婴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宝宝树上市的三大推手
宝宝树,自2007年正式上线公测起,经过多年的迅速成长,现在已成为国内规模大、受关注的母婴网站,其发展历程,也被众人看做是整个母婴市场的缩影。而宝宝树此次上市的背后,也离不开三大利好因素的推动。
推手一,出生人口增加,母婴市场消费升级。
受益于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年来有所增长。新数据显示,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已由2012年的1635万人增至2017年的1723万人,出生率由12.1%增至12.43%。照此发展,预计到2019年,我国新生婴儿出生率较2018年还会继续提升,母婴家庭人群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而宝宝树作为目前国内大的母婴在线平台,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寻求上市除了可减轻自身压力外,也为宝宝树日后扩大经营规模、抢占母婴市场增添了成功砝码。
推手二,自身平台使用人数多。
易观数据显示,在宝宝树成立之初,其平台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几十万。
目前,宝宝树独立访问人数达到1200万,占中国0到6岁上网妈妈的三分之一。用户在宝宝树平台的平均上网时间在40分钟到2个小时,其家庭相册的照片总储存量已突破1亿张。
推手三,资本助力。
据了解,宝宝树目前一共进行了七次融资,其在2015年获得了聚美优品的3.72亿元投资,2016年又获得了由复星集团领投,好未来、经纬中国等机构参投的30亿元投资,在今年6月,阿里巴巴也对宝宝树进行了战略投资,阿里巴巴投资2.14亿美元、认购9.9%。
在阿里的生态圈商业体系中,以母婴为核心的年轻家庭生活消费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天猫总裁靖捷在会上表示 “天猫的定位是理想生活上天猫,赋能品牌新零售。理想生活确切来讲,无论是理想的育婴生活还是理想的家庭生活,都是天猫和宝宝树会致力于打造的。
双方的合作,将会让我们所服务的共同对象能够全链路享受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体验,从发现到实现,让实际生活中的每个消费细节变成了现实。同时会让品牌真正意义上可以实现一个全链路的消费者运营。”
暗藏隐忧,“一哥”难保?
虽然宝宝树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其在财务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招股书上显示,2015到2017年,宝宝树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亿元、5.1亿元、7.3亿元,利润分别亏损了2.86亿元、9.35亿元、9.11亿元。尽管这些亏损数据可以归咎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调整,且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38亿元,但不管怎么说,从宝宝树至今仍未实现盈利就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其目前确实面临着不少难题。
其一,母婴类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宝宝树电商业务难有突破。
目前的母婴电商市场四郊多垒,俨然变成了一片红海。宝宝树不仅要面对贝贝网、蜜芽、妈妈网等同类垂直电商的“穷追猛打”,还要避免淘宝、京东等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的侵蚀。资料显示,阿里、京东两大巨头近年来持续发力母婴产品,目前占据着市场七成份额。这代表着,宝宝树、贝贝网等垂直电商平台只能争夺剩下的“三分”天地。宝宝树想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保住自己的电商“阵地”并不容易。
其二,过于依赖广告收入,没能很好的实现流量变现。
招股书上显示,2017年宝宝树主要依靠广告作为收入来源,其次是电商和知识付费。在2016年度和2017年度,宝宝树的广告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72亿元,分别占收入的52.6%、51.0%;电商的营收分别为2.4亿元、3.3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7.1%、45.6%;知识付费的收入分别为168.7万元、2465.6万元,分别占比0.3%和3.4%。
其三,平台粘性降低,成宝宝树未来发展隐患。
尽管宝宝树平台用户规模优势明显,似乎站稳了母婴头部平台的交椅,但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平台中广告过多,且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体验不佳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用户的流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降至8950万,而上年同期为1.772亿;电商业务商品交易总额从上半年同期的8.07亿元人民币降至5.77亿元;付费用户数量从360万降至270万。
唯有潜心修炼,才能登上武林之巅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铁。虽然目前宝宝树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盈利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动摇其在母婴行业“一哥”的位置。但,只要处理得当,宝宝树要想走出泥潭也不是毫无办法。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林高手”,宝宝树要想保住自己的城池,还需完善自身,加强模式创新,才有可能突破现有的局面。
先,重视线下门店发展,争求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
如今市场上假奶粉、冒牌玩具等商品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大多数家长把产品质量放在位,所以很多人更加倾向于线下实体店,而不是电商。根据艾瑞资讯统计数据,我国母婴商品交易渠道以线下为主,2015年线下占比约为85%,虽然受到电商影响,未来线下渠道份额将继续下降,2018年预计降至76%,但下降速度缓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下渠道仍是母婴商品的主流渠道。
因此,主营线上业务的宝宝树,若是进军线下母婴市场,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一来,宝宝树可利用自身平台的流量与品牌优势,为线下门店引流,以帮助宝宝树在探索线下门店初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二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能帮助宝宝树很好的完成母婴产业生态闭环,即满足了用户购物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增加销售渠道,减轻电商的运营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次,力造盈利模式多元化。
目前,宝宝树的盈利主要依靠广告、电商和知识付费三种模式,其中广告收入和电商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90%以上,而知识付费仅有3.4%的占比。由此可见,宝宝树现在的盈利模式并不太“健康”,若不及时“治疗”,其未来发展将受到极大阻碍。而针对现在的母婴市场,宝宝树除了要努力提升平台知识付费的盈利份额外,在孩子成长阶段,还有很多的其他盈利点。如婴儿玩具、婴儿服装和亲子娱乐都是未来不错的发展方向。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AI健康产品也许会成为婴儿用品的下一个盈利蓝海。
宝宝树创始人、CEO王怀南表示,他曾在宝宝树早年的时候问过谷歌的创始团队如何看待产品和收入的矛盾,谷歌创始人称,“谷歌成功的关键就是挣钱的效率比别人高好多倍。当你拥有一台挣钱的机器时候,你才能够把产品做的更好,才能更好地实现你的梦想,这两件事情一点都不矛盾。”
宝宝树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其年度亏损分别为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在赚钱上,宝宝树似乎做的并不好,但在做产品方面,似乎却做的并不差。有数据显示,2017年宝宝树平均MAU总数达1.39亿,现在已成为国内大受关注的育儿网站。不过,20亿的净亏损造成了一种收入和产品存在矛盾的错觉。连续三年的亏损加上电商平台的“假货”通病,也许是宝宝树迫不及待上市的原因之一。
在被问到一件公司是要做强做大还是要做的长久时,王怀南表示其个人倾向于长久,他认为强大只是暂时的,宝宝树执意上市可能也与王怀南希望公司长久有关。
另外,港股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就好比水池的空间容纳有限,上市独角兽越来越多的话,越到后面融到的资金就越有限,作为一个成立11年之久的公司,宝宝树选择此时上市想必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但是赴港上市也不是灵药,有专业人士称,没有盈利的企业,市场是否能容下还是未知数。对于亏损20多亿的宝宝树来说,仍然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