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金凤 实习生 季天宇
60年前,华西村刚成立时,老百姓人均收入只有53元,现在已超过9万元,增长超过了1700倍;村集体经济从5.9万元到500亿,增长80万倍……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华西建村60周年。近日,华西党委书记吴协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感而发:“通过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华西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说一直是创新不断,最大的动力听党话跟党走,忠心服务老百姓,让老百姓能够富裕起来。”
(华西村民居住的别墅。张晔摄)
“天下第一村”的跨越
“今年春节,我给4个孙辈一共8000块压岁钱,给得起也给得高兴。”今年已经78岁朱米英,是一名党龄近50年的老党员。最困难时吃糠吃野菜的生活她都经历过,如今退休了依然有近3000元的收入以及年终分红,这样的好日子当年做梦也没想到。
1961年华西建村时,全村667口人,但耕地只有800亩,还被水洼河沟分割成1300多块,人均年收入只有53元。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以党员干部为先锋,兴修水利,改造农田,仅仅过了2年,水稻亩产就突破600斤。
解决了口粮问题,吴仁宝意识到,靠稻杆桩永远富不起来,农民要致富,必须发展多种经营,走农副工商综合发展道路。1969年,吴仁宝做起了“无工不富”的文章,带领群众“偷偷摸摸”地搞了一个小五金厂,开启了华西工业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各地的农村纷纷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吴仁宝申请把华西作为社会主义的“试验田”,根据党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政策,不搞分田到户,而是把全村600多亩粮田承包给30名种田能手,把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上,从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目前,华西村党委下设43个党支部,共有2274名党员,是成立党组织时的190倍。为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华西村探索实行“1+10连户”制度,选出优秀党员做联户组长,负责8-10户人家,每个星期要进老百姓的家门,每个月要开展一次组织活动。
“改革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富华西,从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吴协恩说道,通过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新世纪育人,实现了从农业样板村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再到农村现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
改革创新开拓发展之境
石宇杰,一名90后华西“富三代”,没有留恋城市的摩天大楼,却在家乡的稻田里找到了人生方向。
2016年,石宇杰和其他6名华西大学生,由村里出资选派到日本学习种植水稻。如今,他们已成为华西高品质稻米种植基地的骨干。
“我们3个人负责种植2000亩水稻田,不仅产量高口味也好,在省农科院检测,食味值达89分。”石宇杰告诉记者,以前从未干过农活,现在却成了种粮高手,每斤大米卖1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
(华西都市农业的大数据管理及低温仓储。张晔摄)
华西村几十年的发展,一步步走到现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为了弘扬、延续、传承这种创新精神,华西村推动改革事业、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了传统产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三个板块”齐发力。
现在,华西村到云南开采大理石,到重庆、湖北建设农商城,到美国搞芯片开发,到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到日本学种大米,到莫桑比克开采花岗岩,到秘鲁、阿根廷捕鱿鱼,到英国、意大利合作新能源项目。华西涉足的产业,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从国内到国外。
“华西的改革从来没间断过,因为唯有改革,才能创新,唯有改革才能进步。我们不能守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吴协恩介绍,华西村坚持数量向质量转、体力向脑力转,陆续关停10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钢铁部去产能150万吨;关掉两家热电厂,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同时,华西通过引进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发明新专利,使老产业拥有了新绝活。华西化纤厂用30%的出口量获取60%的利润,生产的“有光缝纫线专用短纤”和“水刺无纺布专用短纤”,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华西焊管厂生产的高端焊管,成为国内外知名健身器材厂商的指定产品……
富裕起来的华西村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从2001年起,华西逐步将周边20个村作为直接带动对象,纳入共同发展。2006年至今,华西又进行“智力扶贫”,通过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少数民族村官等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50多万人次,把致富经验传向全国,为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标签: #孕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