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一”来看中国儿童发展大数据!201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2014)》,以图表形式展示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汇集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数据以及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些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反映了中国儿童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儿童人口比重下降】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儿童人口总量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此后,虽然总人口仍在不断增加,儿童人口数量及比重开始下降。中国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迄今为止共在1953-2010年间图中所示的年份开展了六次。截至2010年,中国有2.79亿0–17岁儿童,占总人口的21%。儿童人口集中在中国的东南部地区。
【农村婴儿性别失衡重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城镇地区。在过去二十年中,城镇和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有所上升,但农村地区上升更快,导致城乡差别日益扩大,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5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相应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差距在2005年达到峰值,随后到2010年有所缩小。
【农村儿童低保需关注】2007年低保制度在农村逐步推开以来,覆盖的儿童人数有所增加,但在农村低保人口中的比重仅为11-13%。农村低保人口中老人占比较高,在29%-39%之间。2007-2013年间,儿童占城市低保人口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2%-25%之间。2013年,低保共覆盖1,059万儿童,其中城市低保儿童445万,农村低保儿童615万。
【新生儿死亡率农村比城市高1倍】自1991年起,中国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从1991年的33‰降至2013年的6.3‰。1991年,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比城市高2倍,到2013年仍高出1倍。2000–2004年,中国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四个主要原因为:新生儿窒息和产伤,早产、低出生体重和低体温,严重感染,以及出生缺陷。上述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新生儿死亡病例的89%,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的50%以上。
【贫困地区儿童低体重率高】低体重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测量的。199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按年龄的体重不足)的患病率为13.7%(城市地区为5.3%,农村地区为16.5%)。1990–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的患病率大幅下降至3.6%,城市地区降至1.3%,农村地区降至4.3%。贫困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仍较高,达到8%。
【溺水是儿童伤害致死主要原因】2004–2005年,0–17岁儿童伤害死亡率28/10万,每年约8.8万儿童死于伤害。溺水是0–17岁儿童伤害致死主要的原因,溺水死亡率为10.5/10万,占儿童伤害死亡的38%。不同伤害类型在各年龄段有所不同,2004–2005年,1–14岁儿童位伤害死因为溺水,15–17岁儿童为道路交通伤害。
【初高中升学率不容乐观】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显著提高,但是初中和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仍然需要关注。2013年,超过100万儿童未能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到2000年代中后期进行扩招,使得这一时期高中到高等教育升学率出现较大幅度攀升。
【越来越多贫困儿童不愿上学】国家统计局在592个国定扶贫重点县开展的年度贫困监测表明,2010年,家庭经济困难仍然是儿童失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和2002年相比,已经不是主要的原因。由于附近无学校或无教师而失学的儿童比重较少。更多的儿童因为自己不想上学,或其他原因比如因病休学、没考上高一年级学校、或者因家庭缺少劳动力而失学。
【儿童易受人口流动影响】2010年数据显示,全国0-17岁流动儿童规模3,581万人,留守儿童规模6,973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1.06亿,占中国儿童总人口的38%。绝大部分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来自于农村或生活在农村。全国留守儿童中6,103万是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87.5%,占全部农村儿童的40%。
【流动儿童集中在粤苏浙等省】2010年,流动儿童人数在每省150万以上的输入大省有七个,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河南和福建,七省合计流动儿童1,637万人,占全国流动儿童人数近一半(46%)。农村留守儿童一半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广西这六个劳务输出大省。六省的留守儿童人数每省都在400万以上,占当地农村儿童的比重都在40%以上。
【流动儿童面临教育难题】流动儿童中近四成是15-17岁儿童,他们大部分在校就读,但也有不少终止高中学业开始步入新生代农民工大军,面临社会融入等一系列流动人口会面临的问题。众多流动儿童在接受平等教育和获得有支付能力的卫生服务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应被纳入流入地教育和卫生的总体规划中,当地政府也应采取切实措施以满足流动儿童的需求。而农村留守儿童各年龄组所占比重差异不大,总体比较均匀。
【祖父母是留守儿童主要照料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儿童抚养方式主要的影响因素。全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和父母双方一起居住生活的儿童人口规模为8,450万,主要是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其中6,103万是农村留守儿童,另有约1,300万是流动儿童。近半数农村留守儿童(47%)父母双方外出流动,他们不能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一起生活;36%父亲外出流动,他们和母亲一起留守;17%母亲外出流动,他们和父亲一起留守。祖父母是留守儿童特别是低龄留守儿童的主要照料者。
【残疾儿童不容忽视】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大约有500万残疾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1.6%,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6%。调查发现,中国0–17岁儿童常见的三大残疾类别分别是智力残疾、多重残疾以及肢体残疾。
【残疾儿童受教育男女有别】残疾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形式包括普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形式(如社区教学、家庭教学)。2006年的数据显示,62%的6–14岁残疾儿童正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比1987年的55%有所增长。在残疾儿童中,听力损伤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比重高,而多重残疾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比重低。在中国,残疾男童比残疾女童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儿童受躯体及精神双重暴力】根据报告,超过一半(55%)的被调查学生报告在16岁之前遭受过躯体暴力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儿童实施躯体暴力的主要是是父母,其次是老师和同学,躯体暴力发生率以10 -12岁高。另外,60%的被调查学生报告在16岁之前遭受过精神暴力中的一种或多种。羞辱是精神暴力的一种形式,对儿童进行羞辱的主要是同学、老师和父母,精神暴力发生率以13 -15岁组高。
【滇黔陕儿童被拐人数多】2000年到2013年间,中国共破获拐卖案件92,851起。但是一般认为,案件的实际数目要比官方记录在案的数字高出不少,而且每起案件可能涉及到数名受害人。广东、河南、四川、广西、福建被认为既是拐卖妇女儿童的主要来源省又是目的省,云南、贵州和陕西被认为是主要来源省,而山西和和江苏被认为是拐卖妇女儿童的主要目的省。一般说来,妇女和儿童会从较为贫穷的省份被拐卖到较富裕的沿海地区或中部省份。
标签: #儿童发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