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众多母婴零售商来说,无疑是品类结构改变大的一年。奶粉、纸尿裤的红利逐渐消失,尤其是奶粉的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品牌就给门店的毛利越来越低,这就逼迫门店在其他品类寻找利润空间。
以往奶粉就已经占了门店40—50%的销售额,其余六七个品类来瓜分剩下的50%。在这种格局下,10%对于占比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卡位。
棉品
2018年涨势快的非棉品莫属了,“2018年1-3季度母婴实体店消费数据报告”指出棉品已经替代纸尿裤成为母婴门店的第二大品类了,目前奶粉占比为54.5%,棉品次之,占比13.5%。
棉品这几年爆发式增长,相信业内人士和门店老板都感同身受,不仅仅是线下零售成绩喜人,就连线上电商平台也毫不逊色。就拿全棉时代来说,双十一当天线上线下共销售5.13亿元,线下门店销售1.1亿元。
棉品的火爆,使很多规模性连锁母婴店都开始做棉品的自有品牌了,不但要抢市场蛋糕,还要利润撇脂。
营养食品
营养食品作为母婴门店的后发品类,在2018年可谓是赚足了眼球,特别是益生菌。
营养食品作为一个家庭消费升级的新起点,这个起点将打破0-3岁的的更大市场,罗兰贝格发布的《“十三五”时期中国保健品行业致胜策略》报告中预计,2020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发展至约1800亿元!可见母婴营养食品可以成为一个真正代表未来的品类。
辅食
在整个母婴门店零售份额中,辅食占比约为4-5%,一部分重视辅食品类的母婴门店可以做到8%,虽然辅食整体占比不高,但根据调研显示,70%的母婴店看好辅食的未来空间。
某品牌创始人表示,中国幼儿辅食的春天已经到来,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消费理念转变,对于辅食这个小品类寻求增长甚是利好,国家政策标准不断升级也将推动行业新发展。
众多企业也纷纷表示,2019年要将辅食占比提升至10%。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辅食一直是短板品类,但从2018年,辅食销售占比从3%提升至5.5%,前后变化非常明显,差不多翻了一倍。
某大型母婴连锁企业的辅食占比为7%,在规模如此庞大的零售体系中,取的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据了解,该企业还主动与辅食厂商共同开发专属产品,提升门店销售与毛利。
玩具
玩具一直是母婴店占比较小的品类,这导致很多母婴店都放弃经营该品类。随着中国家庭的消费升级,很多家庭也逐渐开始购买玩具,随之很多母婴连锁开始注意起玩具这个品类。
玩具品类繁多,细分大类至少有14种,玩具的标准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低,线下玩具消费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冲动型消费,孩子的喜好会影响消费决策,因此选择线下母婴店购买玩具占比为44%。
当前,80、90后年轻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偏向于寓教于乐,希望通过玩具来实现智力的开发,很多家长也开始注意玩具对孩子带来的影响。
另外,当前母婴店同质化严重,商家互相有了竞争意识,所以商家在销售时需要依靠新的买点实现利润增长,玩具就成为了其中一个主打品。
母婴市场是一个长尾市场,存在着很多非常小而细的品类,因此母婴门店可以在品类上多下功夫,开发一些亟待发展的品类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