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健康中国巴渝行-5月主题06】专家带你擦亮慧眼,辨明危害因素建立职业健康屏障

温州都市报 8265

导语:为了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树立职业健康理念,推动落实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责任,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为此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发布“健康中国巴渝行”5月主题——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什么是职业病?哪些职业容易发生职业病?如何判断自己患的是不是职业病?我们邀请到各领域专家为大家详尽解读。

刘拥华,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国家注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

平常老百姓都听过“病从口入”,你有听过“病从鼻入”吗?专家指出,这里的病指的就是大多数职业病!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化学因素种类最多,包括粉尘和化学物质。仅我国制定了职业接触限值的粉尘就有49种、化学物质有358种。这些危害因素均可以导致职业病,几乎都是“从鼻入”的。今天,重庆市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刘拥华就跟大家谈谈几种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防控。

一、粉尘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呈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与某些生产活动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广泛存在于各种生产场所中,如矿山开采、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建材生产、火力发电以及建筑行业,几乎是无处不有。所以,尘肺病在所有职业病中所占比重也是最大的,在80%左右。生产性粉尘主要以气溶胶形态通过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门户)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最严重的,是导致职业性尘肺病。尘肺病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说得简单点,就是致使肺间质纤维化,从而引起肺的通气功能下降,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人们对粉尘的危害,很早就有认识,北宋孔平仲在他的《谈苑》中就有描述:“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这里所谓“石末伤肺”,就属于矽肺(尘肺病的一种)范畴。

我国对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一直很重视,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防尘“八字方针”,沿用至今。具体来说,就是:

1、革,就是工艺改革,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粉尘的危害。

2、水 ,就是湿式作业,通过喷雾洒水,抑制粉尘扬起;

3、密,密闭尘源,控制粉尘逸散;

4、风,通过通风,将粉尘抽排出生产场所;

5、护,佩戴防尘口罩保护劳动者;

6、管,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及时检修防尘设备;

7、教,宣传培训,使劳动者知悉粉尘的危害和防护知识,发挥他们在防尘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8、查,定期检测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和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发现粉尘浓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发现劳动者出现早期病损征兆,及时调离粉尘作业。

只要认真做好上述八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使劳动者免于遭受粉尘的危害。

二、苯、甲苯、二甲苯

刘拥华介绍,这几种物质统称苯系物,作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树脂和橡胶生产,以及油漆、涂料、粘胶生产和使用中。工业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苯。三者均可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而以苯为最。苯主要以蒸汽形态从呼吸道侵入人体,皮肤仅可少量吸收。短时间大量接触苯蒸汽可致急性中毒,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低浓度接触可致慢性中毒,慢性苯中毒主要作用于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严重时,可致再生障碍贫血和白血病。

苯中毒的防控措施主要有:

1、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如(1)以无毒、低毒的物料代替苯,以无苯的生产工艺代替用苯的生产工艺。如在化学合成上,用甲苯、二甲苯代替苯;在涂装方面,采用以水为介质的电泳漆、水溶性丙烯酸漆,应用粉末涂料代替有机溶剂涂料等。(2)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

2、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如密闭毒源;局部设置抽排净化设施等。

3、加强管理,定期检测生产场所苯系物浓度,定期对作业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定期检查防护设施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个体防护,为劳动者配发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并督促劳动者正确、坚持佩戴。

三、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的窒息性气体,经过呼吸道进行人体。进入人体的硫化氢能使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细胞内窒息;能与体内谷胱甘肽中的巯基结合,使其失活而影响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高浓度硫化氢可作用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且可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麻痹,造成电击样死亡。

硫化氢一般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制造硫化染料、硫酸、二氧化硫时,在皮革、橡胶、农药、鞣革、造纸、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提炼以及从含硫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作业中,均有硫化氢的产生。有机物腐败时也能产生硫化氢,故在阴沟疏通、化粪池清淤、垃圾清除时,常发生硫化氢中毒导致作业人员死亡的事件。

硫化氢中毒多为急性,且多发生在密闭或受限空间,故其防控主要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1,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2,有硫化氢逸出的生产场所,应加强密闭和通风,并设置报警装置。

3,须对存在硫化氢的密闭空间进行作业时,应首选机械施工。若不具备条件,需要人工作业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确定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并对其进行专项安全培训;(2)履行准入程序;(3)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确保出入口畅通,并配备应急救援设施,至少安排一名监护人员在外持续监护;(4)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符合条件后才能准入;(5)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并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6)督促进入作业者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7)作业结束或暂告段落,清查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四、噪声

噪声因物体振动而产生,属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生产场所分布最为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几乎有生产活动的工作场所都会有噪声产生。国家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为限值为85 dB(A)。噪声侵害人体,非“从鼻入”,而“从耳入”。强度超过85 dB(A)的噪声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最终导致职业病——噪声聋。此外,噪声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带来影响。

防控噪声的危害,首先是要控制噪声源,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方法。可以采用低噪声设备替代高噪声设备,将高噪声设备移到车间外或远离劳动者的地方,对高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础,维护好设备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等,都可以降低声源噪声强度。

其次是控制噪声的传播,根据不同噪声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可以很好阻止噪声传播,起到保护劳动者的作用。

第三,加强噪声接触者的个人防护,为其配发护听器并督促其坚持、正确使用。

第四,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检测,定期对噪声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合理安排作业和休息时间,高噪声应尽量避免加班和长时间连续作业。

(特邀专家 刘拥华 通讯员 周杨)

标签: #孕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