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浙江省水利厅近日公布首批浙江省重要水利工程遗产资源名录,我市上榜26处,其中包括永嘉李氏大屋净水池这个我国最早的水处理净化工程。
一座四百余岁大屋
在永嘉县岩坦镇溪口村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体积庞大、上下两层、前后共有三进的木制大屋,这就是始建于明代的李氏大屋。李氏大屋整组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共有住房64间,大小庭院22个,可以同时居住100多人。
60多岁的李送平,是为数不多仍居住在李氏大屋的住户。李送平在李氏大屋出生,他回忆道:“在我小时候,大屋里最多同时住着150人,现在大家逐渐搬走,只留下十几个人了。”在村子诸多老屋中,李氏大屋也是格外特别的一间。除了大屋之大外,大屋的一二两层楼间,有一层80厘米高的间隔层,至今仍无人知道它的用途。
2011年1月,李氏大屋整体被列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李送平说:“在我小时候,大屋的部分建筑老化破损。现在,大屋经过了几轮维护,还被列为文保建筑,越来越好,还时常有游客特意来看它。”
来自明朝的“净水系统”
在李氏大屋前屋东侧,有5个方形砖块结构的净水池,大小不同、各具功能,十分讲究。1号池可以沉淀水中的泥沙;2号池中有3块20毫米厚的木炭层,木炭粒径约10毫米,可以吸附杂质净化水流;3号池池底平坦、面积最大,是用于水的再次沉淀的,同时可以提供生活用水;4号池底部铺设讲究,储存的水用于饮用;5号池则是居民用来洗涤物品的。
李送平说,在他小时候,这5个净水池就已不再使用,屋里人都从对面的山上挑水用。“小时候,没人知道净水池有这么多功能,只觉得这几个瓦片堆砌的池子格外精致。”李送平说,“当时,净水池边都是厚厚的青苔、青草,我们常常在边上玩耍,从没想过这竟然是个‘古董’。”
净水池的水从距村七八百米远的山麓用陶制水管引入,水池排列有序,相互之间有高度差,各池之间的水通过溢流的方式传递,将引入的山水进行沉淀、净化,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
经温州市文物考古所会同有关专家发掘考证,李氏大屋内的净水池为明代晚期的水处理净化池,距今已400余年,是国内发现最早的水处理净化工程,也是研究明代居民生活方式的“活化石”。
我市26处水利工程遗产上榜
温州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如李氏大屋般的水利工程遗产很多。这些水利工程遗产中,有“八十里荷塘”诗意,被瓯越人民视为精神寄托、文化缩影的河渠——温瑞塘河,也有温瑞塘河中段的主要排水口、两宋时温州海岸线见证的水闸——石岗陡门。
本次浙江省水利厅公布首批浙江省重要水利工程遗产资源名录,共计205处,我市上榜26处。其中,8处为古水系,8处为河渠,5处水闸,2处堤,另有梯田、堰坝、湖塘各1处。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温州26处上榜首批浙江省重要水利工程遗产资源名录
我国最早的水处理工程在永嘉李氏大屋
记者张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