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销售的野菜品种还不少。
温州网讯 春天,正是野菜生长旺盛的季节,吃上这“一口鲜”成了不少温州人的心头好。近日,市民李女士拨打88817097咨询如何健康、安全地食用野菜。她说自己十分喜欢这些野味,之前还跟朋友上山挖过野菜,一边迷恋这个“鲜”味,一边又怕年纪大了肠胃受不了。这种担心并不多余,野菜虽然味美且营养价值较高,但还真不能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
两大群体不建议吃野菜
这几天,记者在市区一些超市、菜场都能看到野菜的身影,售价每斤在十几元,感兴趣的市民还不少,有的人因为对野菜不了解,还会向商家咨询如何食用等。
温州市中医院中药房副主任林方芬介绍,温州常见的野菜有鼠曲草、荠菜、马齿苋、蕨菜、苦菜、蒲公英、香椿等,每种野菜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脾胃功能较弱人群以及孕妇这两个群体不建议食用。
鼠曲草又叫清明菜,未开花时的嫩茎叶是可食用部位。温州人会用它来制作清明团,其实,凉拌的吃法也不错。鼠曲草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因此也被称为“止咳草”。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压人群不宜食用鼠曲草。
荠菜被称为“菜中甘草”,有润肠通便、养胃明目、凉肝止血、清利湿热等功效。除了直接炒着吃,还可做馅用来包饺子、馄
饨、春卷。未开花的荠菜口感最佳,目疾、疮疡、热感冒患者慎食。
马齿苋有“长寿菜”之称。选择完整、鲜绿的叶子在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或水煮3分钟后再烹调,跟鸡蛋炒着吃或凉拌均可。其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低血糖人群、用药患者慎食。
蕨菜是“野菜之王”,叶芽、嫩茎均可食用,与腊肉同炒或凉拌、煮火锅都是不错的吃法。其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促进消化等功效。
苦菜可选嫩茎叶部位食用,吃法也较多,可炒猪肝、凉拌,也能包饺子。苦菜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补脾和胃、清肺止咳的功效,是一种天然的“健康良药”。
蒲公英是天然“消炎药”,可清热解毒、消炎。食用部位是嫩叶和花蕾,可与粳米一起煮粥,也可做蒜蓉蒲公英。经期、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者慎食。
香椿的吃法非常多,可炒肉、炒鸡蛋,也可凉拌或与豆腐同拌,还可油炸,是春季的“排毒菜”,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祛湿理气等功效。过敏体质者、痛风患者少吃为宜。
适量食用,烹调前先浸泡、焯水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因为没有正确食用野菜而导致中毒。因此,大家在户外踏青时,对于不认识的野菜,千万别随意采摘、尝鲜,最好在超市或菜场等有安全保障的场所购买。另外,野菜虽然好吃,但也要适度适量。
“不能把野菜当主菜吃。”林方芬说,野菜可以偶尔尝尝鲜,改善一下口味,但不宜每天吃很多,更不能当主菜吃,吃多了会出现不良反应。像长期、大量食用蒲公英,可能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长期过量食用香椿则会引起呕吐、头晕等急性中毒反应。此外,容易误认的野菜、受污染的野菜、久放的野菜也不建议食用。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像荠菜、香椿、马齿苋等野菜都是光敏性食物,食用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吃完后晒太阳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尤其是光敏体质人群更容易中招。因此,此类人群应慎食野菜,尤其是外出旅游时或在日光下工作前最好不要吃。而没有明显光敏感的人,也要注意食用量,并在食用后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或直接将野菜安排在晚餐的菜单中,并且吃完这类野菜后还要多喝水,以加速身体排泄。
野菜的烹调也有讲究,尤其是烹调前的处理,更不可草率应对。野菜一定要先经过浸泡、焯水才能烹调,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其可能含有的毒素。比如草酸,草酸如果吃多了会跟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容易形成结石。
“处理野菜需要牢记‘三部曲’。”林方芬介绍,一是泡,在清水中加一小勺盐,将野菜浸泡30分钟去掉虫卵。二是焯,在沸水中焯1分钟去掉草酸,苦味野菜如蒲公英可延长至2分钟。三是辨色,焯水后颜色变暗绿的野菜,如马齿苋等,含较多光敏物质需慎食。
野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这些营养物质,野菜最佳的吃法是凉拌和开水汆烫。如果是炒着吃,建议采取急火快炒的方式,减少营养流失。不管选择哪种食用方法,野菜的洗切和下锅烹调时间都不宜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又到一年“尝鲜”季吃野菜有讲究,攻略来了
记者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