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温州民乐真会“玩” 年轻人爱上“新国潮”!

wenzhou 1998

  温州网讯近日,温州市第五届“百盛杯”民族管乐大赛暨2024年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吹管乐公众组大赛(温州赛区)比赛圆满收官,为民乐爱好者献上了一场民族音乐的视听盛宴。

  本次大赛由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温州市葫芦丝巴乌协会主办,共收到283件参赛作品,192件进入复赛,经7场现场比赛,67件作品进入最终决赛。

  以赛促练

  青少年演奏民乐超有范

  随着各种文物热、国潮热,喜欢看民乐的年轻人多了,喜欢玩民乐的年轻人也变多了,传统音乐复兴的风潮越来越猛。

  “你是校民乐团的?”“我也是校民乐团的。”“暑假,我们不是忙于比赛,就是忙于展演。”

  以前,或许有些孩子学民乐,总怕被贴上“土”和“俗”的标签。现如今,孩子们学民乐,很有底气,会昂着头说:“民乐真好玩!真有意思!有一天,我能承担起传承民乐的重任。”

  幼儿组选手王姿匀,幼儿园就开始学葫芦丝,她学葫芦丝的初衷很简单:看着家中的哥哥每天在吹葫芦丝,觉得很好听,也想学葫芦丝后与他进行二重奏。

  儿童组选手刘子墨与陈沁楠不但参加了独奏比赛,还一起参加了二重奏比赛,并取名为“默契”组合。这几天,为了备战赛事,她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是:“吹二重奏时还需要更默契一些。”“不吹笛子,我还在练指法。”

  少年组选手柯妤汐去年考上了上音附中,此次放假她再次站在家乡的比赛舞台,“以赛促练”把在上音附中所学的点滴,逐一展示出来。

  “因身体原因,我错过了本次比赛的报名,今天到现场是为我爸爸的学生加油打气的。我跟着爸爸学葫芦丝将近四年,没想过当演奏员,但我会一直练下去,坚持每天吹半个小时左右。因为,有民乐相伴,每天心情都很愉悦。”坐在观众席里一位姓吴的“特殊小观众”边看比赛边说,既开心又有些遗憾。

  “此次担任评委,让我惊喜连连。假期,全国的民乐比赛层出不穷,可谓出现‘扎堆’的现象。没想到,来温州竟遇见了一场高水平的赛事,决赛选手水平很高,亮点频出。尤其是不少各大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放假期间也都纷纷报名参与家乡举办的专业赛事,拔高了赛事的水平。接下来,我会考虑在温州举办一期竹笛大师班。”大赛评委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教授坦言。

  听见民乐“潮”声

  读懂贴近百姓的“音乐语言”

  举办一场赛事,不难发现,眼下备受温州各年龄阶段追捧的民乐都带着一股鲜活生动的新潮之气。

  传统文化现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逐渐升温,是一种幸运,是需要与时俱进,找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音乐语言”。这也是民乐发展过程中需直面的挑战。颁奖晚会上“荔园箫舍”成员表演了笛箫合奏《红楼梦·序曲》。该箫舍成立于2016年,创办人叶荔一直专注于洞箫的普及,为洞箫爱好者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这么多年,“荔园箫舍”不仅承担洞箫教学,还协助有关单位承担文化下基层的任务,心怀热爱,“土”到极致便是潮。

  “温州借着办好‘百盛杯’民族管乐大赛的契机,可以考虑如何继续举办一些更接地气的大赛。如,举办以老年民乐爱好者参与为主的竹笛流行乐大赛。”唐俊乔教授提了建议。

  民乐教育从娃娃抓起

  还需要有好的民乐曲目

  “教育从娃娃抓起”不是空谈,民乐教育也是如此。学民乐的孩子参加专业性的比赛,只为用实际行动呐喊:别说学艺术是为我好,请为我参赛叫好。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打算让他学西洋乐器,他却选择学民乐。学民乐这几年,他常常对我说,民乐与小古文很像,需要发现和理解它的美。既然他有一颗爱民乐之心,我肯定会支持他。”家有“民乐娃”的刘女士告诉记者。

  观看了整场决赛,很多观众感觉选手们的水平都很高,但总觉得比赛的曲目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儿童组的。大家都想呼吁有更多的作曲家和民乐演奏家多进行深度合作,不断磨合和修改,写出真正符合孩子们演奏的民乐经典曲目。

  “温州市‘百盛杯’民族管乐大赛举办了5届,报名人数一届比一届多,参赛选手的水准也越来越高。今后,专业的赛事还会坚持办下去,而且会越来越精,通过比赛的方式培育温州民乐生存的土壤,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百盛联合集团副总裁、浙江百盛置业公司董事长、温州市笛箫学会会长盛金寿说道。

  七月的一场专业温州民乐赛事引发了关注,无论哪个年龄的人,正汇聚成一股力量帮助温州民乐焕发新生。有越来越多人参与民乐赛事,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共同瞧见专业的高度,感受情感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这也是许多温州人,希望看见的一种可喜现象。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温州市第五届“百盛杯”民族管乐大赛圆满收官

  温州民乐真会“玩”年轻人爱上“新国潮”!

  记者:潇瑜/文魏碧华/摄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