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南戏故里》沉浸式实景短剧,都会在温州九山书会南戏小剧场上演,谢灵运、高则诚、弘一法师等文化名人从云雾中缓缓走出,穿越古今,和观众对话。
在温州,南戏不再是900年前的遥远记忆,而是生动、年轻的国潮,正以年轻的姿态、流行的样子风行小剧场,走入大众心扉,塑造着“南戏故里”城市新气质。
沉浸式实景剧《@南戏故里》的谢灵运与现代青年温南互动
以需定戏
小空间开辟大市场
“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南戏诞生于北宋末期的温州,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当今,我国各地数百种地方戏曲形式,不少就由南戏演变而来。
在温州,延续着南戏血脉的瓯剧声名显赫,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南戏还是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年轻人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观众越来越少。
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温州对戏曲、剧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戏曲变短,变时尚,贴近观众;剧场变小,变亲切,融入城市生活。这一改,温州有戏了。
在《@南戏故里》里,灯笼发出彤彤微光,朦朦胧胧,如梦如幻。观众置身于九山书会实景中,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从云雾中走出,开口第一句就是问路:“小哥,请问,江心屿怎么走?”这些与温州有着深厚渊源的大文人,时不时跟观众对话,让人仿佛回到过去的时光。
短短1个小时,观众不断穿越古今对话先贤,演员融合瓯剧、昆剧、越剧等技巧创新演绎南戏。
通读史料、实地采风,经历了至少9稿的大纲、剧本、串联词、歌词的写作之后,魏睿作为《@南戏故里》编剧,仿佛走入了南戏的历史场域。她点开南戏的“朋友圈”,从融合中探索创新、活化传承中发现惊喜。
小剧场也成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等瓯剧名家创新探索的新平台。方汝将在实验瓯剧《伤抉》中饰演兰陵王,观众和他一起戴上了面具。演出一开始就高潮迭起,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倒叙、闪回扩大舞台和心灵空间。
公演当天,许多不懂瓯剧的年轻观众不仅看懂了瓯剧,也悟出了人是有多面性的,要懂得如何抉择。
沉浸式越剧《凤冠》
开票即秒空,场场都火爆,这不是流量明星的演唱会,而是九山书会南戏艺术空间小剧场推出的沉浸式戏剧《凤冠》。一步入小剧场,原来大剧场镜框式舞台空间不见了,环绕式戏曲舞台上水袖飞舞、环佩叮咚、光影变幻,观众环绕舞台而坐,感受演员的“贴脸杀”。
温州市文化馆戏剧干部王增光,导演过多部小剧场戏剧。他认为,相比大剧场,小剧场作品制作规模较小,创作更加自由灵活,更容易尝试先锋实验性剧,适应追求个性、注重性价比和体验感的主流消费趋势。
在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观演的当下,一场仅一小时的演出,为何让观众直呼上头?就因为小剧场里900岁的南戏和年轻的观众,发生了奇妙“化学反应”,越来越多原来不爱看戏曲的年轻人,也走进小剧场去看戏。
小剧场有戏,一方小空间还能开辟大市场。
南戏艺术空间小剧场的光影效果
以人传戏
小人物展现大情怀
当小剧场的聚光灯一打,首先聚焦里面的人。因为有人一直热爱,才有人气。无论演员还是观众,小剧场里聚起的这团火,都是源于身边真实小人物对戏的热爱与情怀。
温州不少活跃的小剧场演员,都是从温州市话剧表演艺术协会、温州市图书馆小剧场、温州市文化馆民星剧社等走出来的爱好者。
杨媛媛是温州市文化馆民星剧社的社长。民星剧社有100多位热爱话剧表演的00后、90后年轻人,他们集体创作第一部剧《这是一个练习》时很艰难,改了十稿,曾一度面临“流产”。过去一年,杨媛媛带领她的团队向高难度剧目发起挑战,特意选择了《青蛇》《天窗》《聂小倩与宁采臣》三个经典戏剧片段进行演绎,将经典的剧目,演成“翻新”的好剧目。
民星剧社的演员来自各行各业:聂小倩的扮演者章萌萌来自温州工人文化宫;法海、宁采臣的扮演者尤舜,来自温州市老年电视大学;《天窗》中商人汤姆的扮演者施磊从事电力行业……他们有不同工作和生活,抽时间聚在一起排练很难,但依然坚持每次从下午2点排练到夜里12点。有一次排练至深夜回家,路上被堵数小时,才知那一夜已是2023年的跨年夜。他们是“卷”着跨年的。
温州越来越有戏,也开始吸引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回到温州,因为戏剧和小剧场让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家”。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诗琦曾经迷茫,突然回到温州无所适从,直到成为小剧场业余演员,她才体悟到“北京和温州,就像两条线,相交的那个点就是‘热爱’”。
正是这样一群人,因为热爱和情怀,宁愿赔时间,甚至贴钱,也要把小剧场进行下去。
小剧场为何有戏,小剧场里的这群人,就是答案之一。
民星剧社小剧场优秀戏剧展演活动
以城入戏
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街头巷尾、商场、办公楼、创意园区……只要一方小空间,处处可以是小剧场。几位演员,几十位观众,在有限的空间里,沉浸式感受“戏梦人生”。
在南塘风貌街上的“南堂戏宴”,安徽游客李申和同伴穿过戏剧人物走廊后,坐下享受边吃美食边听戏的沉浸感,也说起了走进时代戏剧工厂小剧场坐在第一排时的体验感:这个沉浸式“真带感”!
温州老牌商场“时代广场”,拥有三个不同定位的小剧场,各有特色,轮番上演不同剧目。其中,时代戏剧工厂,由温州日清集团高管王胡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的外来大学生范幸华一起创建,这是属于他们的梦工厂。
时代戏剧工厂小剧场与观众面对面互动
在时代戏剧工厂排练厅内,几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温州大学的学生演员正在排练。由温州市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的首部小剧场实验戏剧《青红皂白》,就在这里的小剧场上演。他们将进一步拓展南戏文化空间,希望能引进温州非遗曲艺项目。
温州既是南戏发源地,又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小剧场在民营资本加持下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小坝坊原来是温州典型的城中村片区,危房多、环境差,经过微改造,这里生出“盲堂”等小剧场。
“盲堂”主理人张星期,学机械设计的他,毕业后做了土建的包工头。这位年轻的温州老板喜欢唱歌唱戏,他从十几岁开始就收藏歌曲,现在有几十万首歌曲充盈着他的音频数据库。
张星期在完成土建项目后,又去承建艺术中心。后来,张星期索性筹集民营资本创办“盲堂”,早期没有什么团队,他就独自承担联络演出、宣传推广,甚至自己调过音、打过灯。在“盲堂”,慢慢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点点拥有了团队。张星期说,他们真诚、热情,没有年龄、地域、身份等任何阻隔,都愿意为“温州有戏”添把火。
“盲堂”自成立至今,已经策划举办了1000多场演出,并获得政府相应的政策扶持。近年来,温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也多次推出各种奖励政策,支持演艺文创空间发展,对城市特色小剧场、曲艺小词场等开展常态化演艺活动,全年演出达到100场且每场演出达到30分钟的,给予运营管理机构30万元奖励。
小剧场还开始活跃于乡村。温州市文成县大山的褶皱里有个老村落珊门,村里有个老戏台。这里的村民都非常喜欢唱戏听戏,甚至还能听到小朋友也在轻轻哼唱,村里还有个叫“戏韵珊门”的小剧场。
2024年7月,温州市图书馆读书话剧社社长赵晶晶作为市级文化特派员,来到了珊门社区。在与乡镇、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交流中,赵晶晶逐渐明晰了发力方向。这里“戏韵珊门”戏曲志愿小分队,队员年龄偏大,小剧场演出后继无人。赵晶晶就马上请来读书话剧社社员作外援,还和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联系,每逢周一去学校讲课培养小剧场年轻演员,并与当地文旅资源结合,开展“票友大赛”,筹备用“仙侠戏曲”原创剧目、实景演艺等方式,打造“梦幻仙侠戏韵剧场”。这一年,“戏韵珊门”小剧场戏曲专场在温州开展了10场巡演。
这些小剧场涌现,让商场不再是购物逛街的地方,图书馆不止是看书的场馆,乡村不仅仅是发呆的地方。哪怕温州的菜市场,也蹦出了一个名叫“过载”的小剧场。一个个新崛起且活跃的小剧场,正以戏剧的力量,塑造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让“诗和远方”停留在人心深处。
戏从温州来,向着世界去。温州南戏,再次破圈出海。去年11月6日,作为我国唯一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宋元南戏《张协状元》,从古典文本中走出,以瓯剧形式再现巴黎中国戏曲节,5次谢幕,法国观众才肯离去。“南戏故里”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再次进入国际视野。
上个月,“戏从温州来”2024年南戏经典文化走进香港专场演出在香港理工大学上演。舞台中央被精心布置成一个“黑匣子”小剧场,让观众零距离置身戏中,与演员共呼吸、同心跳。
观众近距离观看小剧场演出
小剧场缩小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心理距离,凸显的是参与感、代入感、沉浸感。戏里戏外、台上台下,故事交织呼应,情感互动交流。好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了文化创新,增进了香港青年文化认同。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说,小剧场切口小但格局大,一头连着艺术创作、文化惠民,一头连着文化产业、文旅消费。小剧场作为戏剧的“轻骑兵”,接地气、有活力,能够及时传递时代新声,弘扬时代精神。同时,小剧场的发展塑造了城市新气质,带动城市老地方成为文旅消费新地标,成就活化传统文化、激活文旅消费、更新城市文化空间的“温州样本”。
温州有戏,越来越有戏!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温州小剧场,越来越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