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谷子”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形态,迅速在年轻人群体走红,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动力。谷子、吧唧、痛包等二次元术语,也随之被更多圈外人所知。
奥运冠军全红婵采访时展示“痛包”;陪女儿“吃谷”不做扫兴的妈妈;全球限量5枚的“吧唧”历经99次拍卖,最终以7.2万元天价成交……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谷子”一词,弹出来的热点话题很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的人对其关注点各不相同,且贬褒不一。
这一社会现象不禁引发众人思考:“谷子”因何吸引年轻人?“谷圈”是什么圈?我们应该如何读懂并理性对待“谷圈文化”?
“谷子”交易市集图源:央视网
一
“谷圈”里的“谷子”,并非我们一日三餐中的粮食,而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谐音说法,主要指二次元IP的周边产品,如徽章、立牌、卡片、玩偶、挂件、海报等等。这些商品通常由漫画、动画、游戏等领域内容衍生而来。
在这个圈子里,购买这些商品的行为被称作“吃谷”。社交媒体上,晒“谷子”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形成了“吃谷—晒单—开箱—拍美图—摆放”的消费链路。
限定、场贩、联名……由于“谷子”的稀缺性,越来越多人愿意为其支付高价,导致“谷市”堪比“股市”。消费者在“今天不买,明天八百”的心理预期下,趋向购买有限的商品,从而赋予“谷子”流通价值。
当我们好奇“谷圈爱好者到底在购买什么”时,不妨从当下的消费趋势和年轻人的社会心理来解读。
一方面,传统的“实用主义”逐渐附加了“情感消费”和“精神消费”。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实用价值不再是唯一标准。例如,当下的旅游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地标打卡,更多是情感体验和心灵寄托。同样,“谷子”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审美和价值观的多样性,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释放情绪、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和IP角色的流行,体现了年轻群体对独特身份认同的渴求。在社会压力背景下,许多年轻人渴望找到归属感和心灵的慰藉。购买“谷子”不仅是物质的消费,更多是一种情感投射,是寻求自我认同和内心认同的方式。
“吃谷”热潮背后,看似抽象的情绪价值,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通过消费这些IP角色,消费者与角色建立起某种情感联系,甚至借此强化自己某些方面的个性或人生观。这种情感上的联结,让“谷子”成为象征自我认同、文化归属和情感寄托的载体,也因此引发消费热潮。
网购平台截图图源:网络
二
事实上,“吃谷”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
早在唐宋时期,“香道”就成为当时的风尚。在文人雅士眼中,香料、香炉、香道器具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或宗教仪式,更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香气弥漫之地,便是他们文化修养和个人品味的体现。
宋代,“藏书风潮”盛行。很多士人为了彰显个人的学识和文化地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搜集、购买古籍典籍,即便这些书籍的实际用途可能仅限于收藏、传世或是交流。
明清时期的“茶道”,与现代情绪价值消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士人、官员或商人购买精美的茶具,往往不仅为了泡茶,更是为了在茶会、雅集中展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从香道文化到文房四宝,从书籍收藏到品茗喝茶,再到现代的动漫手办和情绪旅游,尽管时代背景各异,但这些消费行为有着相似的根源——通过物品、文化和精神的连接,实现自我表达、身份认同和情感寄托。
由古至今,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反映社会的不断开放与包容。借用网络上的流行语,“不必对他人钱包占有欲过强”,消费是一种个人选择,无需纠结是否“必要”或“合理”。尤其在情感价值面前,我们很难用价格和实用性来衡量。从某种角度来说,“谷子”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审美差异的理解和尊重,以及愿意为文创IP付费的版权意识。
社交平台上的谷子相关话题图源:网络
三
然而,随着这一市场的火爆,一些不法商贩和诈骗分子趁势而入。近期,“公安部网安局提醒此类谷子不能吃”的话题登上热搜,揭露了“谷圈”中的诈骗乱象。这些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卖家假意低价转让,收钱后立马卷款跑路;以退圈免费送等手段诱导未成年人上钩,从中骗取家长密码盗取钱财;冒充公检法人员,以各种理由威逼受害人转账……
“谷圈”乱象的背后,除了舆论的推波助澜和消费理念影响外,部分“谷民”也陷入不理性的消费陷阱。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煽动,产生“为爱氪金”的冲动消费行为,并形成一种“上头”的心理状态,难以自拔。
“吃谷”需理性,不盲目跟风,才能保持其精神价值,而非负担。在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理性“吃谷”的第一步是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规划。我们需要认识到,消费本身不是目的,为了追求“吃谷”而压缩基本生活开支,更是舍本逐末。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应培养他们将消费建立在真实的兴趣和爱好上,而非外界的压力或群体认同感的裹挟。
分清现实和虚拟的区别。“吃谷”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但它毕竟属于虚拟世界的延伸,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成就和体验。青少年身处人格健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容易沉浸于虚拟世界中的收藏与追捧,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成长。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分清界限,把更多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联结和真实的自我实现方面。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正如“玩物不丧志”的理念所倡导的,兴趣的培养并非单一的沉迷。对于“谷民”而言,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在“吃谷”之余广泛培养兴趣爱好,例如运动、阅读、艺术创作等,通过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多重领域获得认同感,避免过于依赖“吃谷”带来的单一满足。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谷圈”是什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