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温州“千万工程”二十周年实践:“千万”嘱托 “瓯”歌回应

管理员 10326

  温州网讯 “千万”嘱托,大道如砥!

  改革开放后,温州经济腾飞,但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也一度存在。瓯越乡村的窘困,也是当时浙江乡村面临的共性难题。2003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浙江全域铺开“千万工程”后,温州面对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更是要求一招破题。

  从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23次到温州考察调研指导,视察调研26个村(社),对温州“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温州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的实施,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20年来,温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体化推进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主导产业、主体风貌、主题文化的“三基三主”建设,掀起了一场乡村蜕变、家园重塑的热潮。大地“瓯”歌,在全域回响。

  上下联动乡村“美颜”

  “周末车子根本就进不来,村里105家民宿也一房难求。”在洞头区东屏街道东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求伟坦言,20年前,东岙村污水直排入海、垃圾遍地,村民随意挖沙导致沙滩萎缩。“千万工程”实施后,古渔村面貌大提升,依托蓝色海湾工程,修复沙滩,渔旅产业井喷发展。去年,全村旅游经济收入近6000万元。

  家园环境,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千万工程”启动后,从党政干部到普通百姓,温州全民投入人居环境整治。

  在苍南县,4个乡镇、28个村庄,用60天时间,在168公里的海岸线,整治了16.2万处脏乱差点位,打造出“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IP。苍南采用“一村一策”,原籍沿线乡镇的28名副县级领导和28家县属单位,对沿线28个村社包村整治。

  乐清市石帆街道官塘村党支部书记徐孔清,带头拆除自家农具房,引导党员、村民参与全村拆违,仅4天时间,全村拆除违法搭建点位100多处,面积超2000平方米……

  为重塑乡村底色,温州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环境整治,各县(市、区)委书记任一线总指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牵头村居党支部书记负责路段、庭院、田园等节点的整治提升,实现全市164个涉农镇街、3019个村(社)“一盘棋”全联动。

  县与县、镇与镇、村与村“三级大比拼”,通过统一村庄规划、分类编制导则,打造“一村一韵”浙南乡村风貌样板。目前,全市高质量打造3A景区村249个,美丽乡村精品村758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09条,“一县一带一片”示范区建设12个。

  城乡融通 双向奔赴

  温州从南到北,地域广袤,村落形态各异,有盘踞高山的山乡,有依附平原的水乡,有沿海而居的渔村,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20年来,温州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温州答案”。扮靓乡村“颜值”,实现乡村增值,提升乡村“价值”,“千万工程”带来溢出效应,实现城乡的双向奔赴。

  浙南泰顺,众多农村人口居住在山高路远的偏远山区,祖祖辈辈都梦想着拔穷根、改穷命。泰顺将山区群众整体性、大规模向中心城镇迁移,加速山区县域城镇化。20年来,累计搬迁384个村、36924户,计11万余人,收入年均增长10%,县城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7%提高到了2022年的78.3%。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实现资金、资源、人才以及民生福祉的贯通。20年来,包括“三位一体”在内,瓯越大地是“中国试验田”,农村改革累累硕果。立足特色资源,乡村产业强势崛起。

  瑞安市曹村镇,将万亩农田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区,跻身浙江省十大粮食生产功能区之一。同步推动“田园+电商”“田园+文旅”“田园+民宿”产业大融合,带动全镇14个村、5000名农户实现增收。

  乐清市下山头村,立足雁荡山铁皮石斛特色资源,能人带头投资22亿元打造农耕乐园、石斛文创园、溜溜乐园三大主题园区,创新推行“股金+租金+薪金”村企共建模式,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通过“千万工程”的实施,乡村各种产业快速发展,温州借势出击,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培育一盘预制菜、一条大黄鱼、一根石斛草、一个瓯柑果、一杯本土奶、一片致富叶“六个一”产业。加之农业“双强”实施,全市乡村产业加快突破,谋划建设国家、省、市级重大农业产业平台35个,村集体总收入超125亿元。

  蝶变的乡村,成为城里人的乐园,也开启乡村人稳稳的幸福生活。20年来,温州陆域乡镇三级以上公路超92%,乡村光纤网络通达率达99%。逐一破解乡村教育、养老、就医“老大难”,省市级优质医疗下沉县域、公办义务“教共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02年底的2.86缩小到2022年底的1.91。

  和美乡村 再启新程

  “千万工程”让乡村有了“面子”,不同路径则赋予了乡村更好的“里子”。

  数字网格覆盖到每村每户,1986个“共享社·幸福里”重点单元……乡村基层治理打开新格局。

  文成县铜铃村以“共享社·幸福里”为依托,打造“1510X铜铃村特色党群服务圈”,组建“红铃铛”志愿队,高频开展“点单服务不打烊”暖心活动,创新升级红色流动调解室、共享法庭,打造市级“林警融驿站”示范点暨森林氧吧警务室,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龙湾区瑶溪村依托“共享社·幸福里”,基层干部在大榕树下讲政策、听民声、知民意,村调解室内矛盾双方握手言欢。

  连百家心、办百家事,众策就是决策。“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市的三园社区,组建了居民代表“智囊团”,大小事情都来自群众智慧,居民真正成为了“当家人”……

  乡村塑形铸魂,由表及里,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以“千万工程”为依托,温州坚持“文化为魂、景观为体、业态为用”,开展“瓯”系列、“名”系列、“古”系列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开发乡村主题文化,形成“村村有故事、人人能传颂”的新风尚。212个古村得到了全方位保护利用,3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

  从2013年开始,温州全面启动了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礼堂从无到有、遍地开花,一步步推动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文化礼堂3593个,建成数量居全省第一。而有了这个平台,不断被挖掘、弘扬的传统文化就有了栖身之所,瓯剧、鼓词、乱弹、高腔、和剧、木偶戏等地方文化品种,纷纷在文化礼堂亮相,并形成乡村的文化“组团”……

  村美、业兴、人和、共富,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瓯越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乡土味、瓯派韵、时尚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各地不断呈现。

  20年是一个节点,温州将牢记殷殷嘱托,再启新程,再立潮头!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千万”嘱托“瓯”歌回应

  ——温州“千万工程”二十周年实践

  记者:金朝丹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