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孙浩,似乎很难将他与幼师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一个25岁的小伙子,一米七五的个子。然而,在这个极不平凡的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合钢第一幼儿园的这位男幼师成了时刻与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一个。在宣传抗疫的微视频中、在洪灾居民安置点里、在网络课堂上……这位“知心哥哥”给每个“小神兽”穿上了一副正能量的“盔甲”。
一
孙浩首次出现在新华社记者的镜头里,是在防汛的战场上。
今年7月下旬,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巢湖水位超历史最高值,其支流丰乐河、杭埠河均超保证水位,合肥市肥西县的千年古镇三河镇水情严峻。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合肥市紧急转移三河镇的300多名村民到合肥市一六八中学安置点。7月29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孙浩。
7月29日,在合肥市一六八中学安置点,志愿者带小朋友做游戏。
当时的孙浩身穿写有“安徽青年突击队”的红色马甲,带着安置点的一群孩子围坐在书桌旁,做着创意手工。当其中一个孩子抬头望向他,记者在一旁按下了快门。
这是孙浩作为青年志愿者在安置点的第一天。虽然家住在没有严重受灾的城区,尚在暑假的孙浩还是每天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了解最新的汛情,看到画面里安置点的孩子,孙浩的心提了起来——“听说安置点有不少三四岁的低龄儿童,背井离乡的暑假会开心吗?”
12月18日,孙浩在合肥钢铁集团第一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
于是,他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报名参加志愿者。很快,每天乘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往返于家和安置点,成为他暑假后半段的日常。
孙浩发现,这里的孩子有些“与众不同”。在他的课堂上,他号召小朋友们把手工作品送给自己最爱的人,一个小女孩的作品却迟迟没有送出去。“我一问才知道,小女孩想把它送给爸妈,但他们都在外地打工,半年多没回来了。”区别于城市里的孩子,安置点的这群“小神兽”大多是留守儿童,这次是和爷爷奶奶一同住进来的。“爷爷奶奶照顾日常起居还行,但普遍与孩子交流较少,孩子们到了新环境都有些害怕紧张。”孙浩说。
12月18日,孙浩在合肥钢铁集团第一幼儿园展示手工课用品。
抵御洪水,靠堤坝,也靠人心。从最初怯生生地呆坐在座位上,到后来争相抱着孙老师开心地笑,吵着要听故事,孩子们每天的变化让孙浩很有成就感,也让他收获了一个不平凡的暑假。“叫我一声孙老师或者一声哥哥,我就觉得很满足。”他说。
二
疫情期间,幼儿园停课,孙浩却持续“在线”——不见面,也见爱。
作为一名“90后”,孙浩头脑灵活,线上教学他玩出了花样儿。针对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他和同事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倡导勤洗手、戴口罩等生活习惯,孩子们在家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
12月18日,孙浩在合肥钢铁集团第一幼儿园带孩子们上户外课。
“新冠肺炎病毒就像游戏当中的小怪兽一样。”在线上课堂,孙浩告诉孩子们:“虽然它很可怕,但只要我们不断做好防护,就穿上了盔甲,在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怪兽一定能被我们打败。”
最让孙浩欣喜的,通过教学,孩子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防疫习惯,更重要的是,一些孩子告诉他,长大后想做医生,想做老师,“说明言传身教可以帮孩子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12月18日,孙浩在合肥钢铁集团第一幼儿园看护孩子们午睡。
强健的体魄也很重要。孙浩的课堂在线上、在室内,也在蓝天之下。
针对学生“宅家”的时光,他和同事专门编排了健身操,教孩子在家做运动。他又结合所长,开展起足球接力活动,将一个个足球消毒后,送到孩子们所生活的小区疫情防控点,“孩子们拿回去积极开展运动,还拍摄视频”。
三
今年是孙浩当幼师的第三年,如今的他是合钢第一幼儿园大四班的老师。每天的工作单纯却有意义:带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学本领,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也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他说。
12月18日,孙浩在家里和宠物狗玩耍。
孙浩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打小性格活泼开朗,是出了名的“孩子王”。和同龄人一样,他爱玩爱闹,喜欢宠物,家中养了两只小狗。热衷于公益,从高中毕业开始,每年都主动献血。“先把自己写成一个大写的人,才能把孩子们带好。”他说。
2020年,于他来说,太多的故事与孩子有关,他也从一方讲台上理解了自己与国家、与时代的关系。“从战‘疫’到抗洪,我见证了整个国家万众一心的力量,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在困难面前众志成城;我有幸一直坚守在学前教育的课堂里,这里见证了我的成长。”
孙浩坦言自己还年轻,在教学方面尚显稚嫩,“但我有信心”。他告诉记者,新的一年,他要更多地向教师前辈学习,并继续发扬所长:“我想让孩子们都在足球场上尽情跑起来。”
这是12月18日在合肥钢铁集团第一幼儿园拍摄的孙浩肖像照(拼版照片)。
再次进入记者镜头的孙浩,口罩摘下了,短袖变成了羽绒服,不变的是他身边簇拥着的孩子,以及他在这一年最温暖的笑容。
标签: #孕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