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将电极植入大脑,然后用“遥控器”控制,让身体失控的病人恢复正常,让久坐轮椅的患者重新站起来……近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雅西回访了三年前接受脑起搏器植入术(DBS)的陈先生,见证了他从行动不便到行走自如的转变。
64岁的陈先生,16年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经历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症状一度得到改善。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疗效逐渐减弱,副作用却日益明显。夜间翻身成难题,行走时频繁跌倒,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面对这一困境,张医生对陈先生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全身检查以及精神认知功能测评等多项检测,并通过美多芭冲击试验确定了陈先生适合接受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BS)治疗。从入院评估到手术完成,仅用了短短十天时间,整个过程中医疗团队确保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与安全。
张医生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疾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当药物治疗超过5-10年后,效果会逐渐下降,这时候脑起搏器植入术手术便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脑起搏器植入术”,又称为“脑深部电极刺激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这种疗法具有可逆性、可调性、安全性以及微创性的特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行动迟缓、肌肉僵直和震颤等症状,并减少药物用量及其副作用。“就像是给手机无线充电,患者只需将‘充电器’放置于胸口皮肤外,就能实现持续的电刺激治疗。”张医生形象地说道。
对于陈先生而言,这次手术让他仿佛重获新生。他表示,现在身体的僵硬感大大缓解,不仅能够独立站立行走,甚至还能进行太极操锻炼。“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了解并受益于这项技术,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据悉,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合作的神经调控中心,为更多帕金森病患者提供DBS手术治疗服务。目前,此类手术的治疗费用大约为30万元人民币。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项技术未来有望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颅内植入“芯片”
DBS技术助力帕金森患者重获新生
记者:刘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