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这片海湾,为何让“鸟中熊猫”一往情深

温州新闻 4358

  温州网讯4月14日,随着温州湾海水退潮,瑞安飞云江口渐渐露出浅滩,引来上千只红腹滨鹬在滨海湿地争相觅食。它们动作敏捷,细长的喙在水中迅速开合,溅起串串晶莹水花。

  “咔嚓——”翅羽扑腾声中,微不可闻的快门声转瞬即逝。相机镜头后方,观鸟爱好者陈光辉满意一笑。追鸟十来年,他拍了上万张照片,但最难忘的还是一位“老朋友”——戴着E89环志的黑脸琵鹭,它已连续13年在温州湾越冬。

  在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中,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是全球九条主要候鸟迁徙通道之一。温州作为这条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每年途经的候鸟达十万多只,其优质海湾成为鸟儿们青睐的“中转站”。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温州拥有约8649平方公里海域,划分为9个海湾单元。迄今三批国家级美丽海湾评选中,温州的洞头诸湾、南麂列岛诸湾、沿浦湾依次入选,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年上榜的城市。

  “鸟”瞰美丽海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这方湛蓝,因何能让“鸟中熊猫”情有独钟?

  年年相见的“老朋友”

  滨海湿地上,“E89”与伙伴们走来走去搜寻美餐。它有一张包公般的黑脸,长直扁平的黑喙形似乐器琵琶,低头在水中来回扫荡,像个自带饭勺的捕食高手。

  ——这是2017年陈光辉初遇“E89”时看到的场景,他毫不犹豫按下了快门键。

  “它在鸟群里特别不同,左腿胫部戴了一个红底黄字的环志,颜色鲜亮。”他连拍数张照片,放大后看到环志上写着编号“E89”。

  黑脸琵鹭素有“鸟中熊猫”之美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

  陈光辉镜头下的这只黑脸琵鹭,曾是2012年7月在韩国佩戴环志的幼鸟,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13年在温州湾被观鸟爱好者们记录到。

  仿佛有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此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陈光辉都会有意寻找“E89”的身影,也总能在温州湾与它不期而遇,延续着这段奇妙之缘。

  根据卫星跟踪数据,越冬的黑脸琵鹭要飞过台湾海峡,抵达中国大陆东部海岸,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迁飞,征途几乎贯穿大部分中国海岸线。

  在这场生命的迁徙中,黑脸琵鹭经常连飞几天几夜后,才停落到栖息地进食休息。“途中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这注定是一段悲壮的旅行。”每每看到“E89”,陈光辉就会松一口气,“它不仅是鸟,也是我的朋友。”

  有吃有喝的“美丽湾”

  温州湾被国际鸟盟列为重要鸟区,每年都会迎来众多珍稀水鸟越冬,包括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青头潜鸭,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遗鸥、东方白鹳等,受到国内外鸟类学家和保护组织的广泛关注。

  “野外生存的黑脸琵鹭寿命在10至15年,连续13年忠于同一个越冬地,可见它很喜欢这里。”温州大学教授张永普长期从事温州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他认为温州湾吸引黑脸琵鹭栖息,进一步证实了海湾生态环境适宜、底栖生物丰富。

  鸟儿的中意,就是对海湾的褒奖。

  温州湾涉及的陆域河流众多,主要有瓯江、飞云江和鳌江三大水系,曾入选《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项目“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

  候鸟们“情有独钟”的背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矛盾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中被不断修正——

  温州湾所在的龙湾区,曾因合成革产业导致严重环境污染。2004年起持续十余年开展行业整治,将主导产业转向新能源和科技产业,推动绿色制造转型。

  而在瓯江、飞云江、鳌江一带的海岸线上,被称为“海洋卫士”的红树林成片生长,潜移默化改善着生态环境,吸引鱼鸥翔集。如瑞安,早在20多年前就引种红树林,长年养护下长势良好,不仅成了候鸟栖息地,还出现贝类、鱼、虾、蟹等多种海洋生物。

  全球守护的“生命线”

  “保护环境,就是守护鸟,也是守护我们自己。”陈光辉记录鸟类迁徙故事的同时,也记录着海湾生态环境的点滴变化。

  他说,今年“E89”们或许会因一个好消息而高兴:温州湾已列入美丽海湾建设任务清单,后续将因地制宜谋划推进陆海同治。

  “省里出台的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域美丽海湾。今年年初,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中提出,温州要率先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挑战确实不小。”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处长张甲表示,全域美丽海湾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要素保障,通过“一湾一策”差异化精细化治理,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守护候鸟迁飞“生命线”,靠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还远远不够。近年来,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2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合作守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生态廊道。

  “每年都有很多温州观鸟爱好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爱鸟普及活动。尤其在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中,一些会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分赴各个栖息地蹲守,记录鸟类相关情况。”温州野鸟会会长杨忠说。

  中国香港观鸟会公布的2024年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共记录到黑脸琵鹭6988只,相比前一年增长5.4%。

  “数量多了,说明大家的努力见效了。”身为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队的一员,陈光辉的镜头还将继续对焦海湾与蓝天,捕捉那些灵动的身影。

  “很期待与‘老朋友’的下一次相见。”他说。

  爱鸟人感言:

  护鸟,就是守护生态,守护我们生命的根基。

  ——陈光辉

  AI写的诗  

  黑面天使

  你驮着月光,划过万里烟波,

  又一次来这里,赴海湾之约。

  琵琶长喙,叩响滩涂的琴键,

  身姿摇曳,舞于东海的柔波,

  每一步都浅唱生命的欢歌。

  十三载春秋,你都未曾负约,

  足印串串,镌刻眷恋的诗行,

  海湾如同你灵魂归栖的港。

  莫让喧嚣将澄澈美好击散,

  守护这净土,共谱和谐乐章。

  黑脸琵鹭名片

  黑脸琵鹭俗称饭匙鸟,属于中型涉禽。其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都呈黑色,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全身羽毛以白色为主。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故而得名,又因其姿态优雅,被称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

  20世纪30年代,黑脸琵鹭曾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常见鸟种,但由于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迅速等因素,导致其原有的适宜栖息地不断丧失和破碎化。黑脸琵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2021年2月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黑脸琵鹭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黑脸琵鹭“E89”连续13年在温州湾越冬

  这片海湾,为何让“鸟中熊猫”一往情深

  记者:叶凝碧黄荣杰林岳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