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两个健康”先行区半年成绩单出炉!124项具体举措落实到位

温州都市报 7703

  “两个健康”先行区授牌仪式(资料图) 林舒菡/摄

  温州网讯 2018年10月17日,我市启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半年过去,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温州在全国首片新时代“两个健康”的试验田试种了什么,收成又如何?

  “一办七组”力保政策“干货”精准落地

  “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市委市政府早在2017年开始谋划,于去年8月9日获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批复,正式同意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自启动创建工作后,温州不断探索完善。今年初召开的“两区”推进大会上,温州再吹号角,将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摆在“一把手工程”的工作位置强势推进。

  庞大的“工程”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架构支撑。市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两个健康”创建办,由分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安排专职副秘书长抓落实,并在“两个健康”创建办的基础上,组建综合协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改革举措创新突破组、法制环境建设、涉企投诉查处、新闻舆论组等七个组,形成“一办七组”的实体化运作格局。

  “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启动后,我市陆续出台“41条实施意见”和“80条新政”,以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干货”,为民营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撑腰”。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41条实施意见”又被细化为146项具体举措,目前已有124项落实到位。

  社保费用返还政策 为企业减负20亿元

  当然,政策是否真正“落地”,关键是要看政策红利能否转化成“真金白银”,进而揣进企业的口袋里。因此,我市在“省减负35条”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制订出减轻企业负担42条政策,其中有25条政策的力度超过全省。

  改革创新,首先必须“刀刃向里”。在上述基础上,在全市建立200个企业负担监测点,进一步监督行政部门政策落实情况和涉企收费行为。去年全年,我市共为企业减负153亿元,成果初步显现。今年,温州再接再厉,1至2月份已为企业减负36.2亿元。

  最近,温州市冠豪眼镜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社保返还款。这让企业负责人喜出望外,他当即决定,把这笔“意外收入”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以加速企业产品更新迭代。

  今年3月份,我市出台企业社保费用返还政策,对企业上年度实际缴纳社保费的25%全额返还给企业,总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约20亿元。而冠豪眼镜只是全市5.3万家受益企业中的一分子。

  此外,我市以“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切入点,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中小企业倾斜,去年对部分优质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2亿元,落实技改等财政资金补助4.2亿元,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1.7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如何缓解这一矛盾,也自然成为“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中的“必答题”。为此,我市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出台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其中包括不少突破性的政策。

  前不久,乐清一家工具企业在贷款到期后,通过申请向邮储银行直接取得1700万元的贷款,最长可续贷5年,一年为企业降低30万元的转贷成本。这一无还本续贷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过桥资金的压力。

  又比如,针对企业“共有厂房”抵押难题,推出了“按份额抵押登记”新模式。龙湾一家五金企业拥有50%的厂房份额,通过与相关方签订厂权分割协议,银行最终按50%的厂房份额给予200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

  截至今年2月,我市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3%,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6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利率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底实现“双下降”。我市还率全省之先建立企业帮扶“白名单”,并通过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差别化监管机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比平均贷款不良率容忍度高出2个百分点,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保障。

  栽梧桐引凤凰,优化营商环境引民资竞相来投

  “培育更多‘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这句写入今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网红语”,成了市委书记陈伟俊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讲的第一句话。

  对于“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创建而言,通过探索有限经营模式等举措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同样大有文章可做。去年我市新注册民营企业4.4万家,97万家的主体总量居全省第二。今年温州提出要力争将这一数字突破100万家。

  量大面广、铺天盖地的同时,温州企业迫切渴望“顶天立地”。创建工作的另一大任务就是“拔高”。我市通过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的“三上”行动,将目光瞄准“100家上市企业”。今年还提出“新增规上企业1000家、企业上云10000家”的目标。

  再好的企业发展硬实力,也需要足够优良的营商软环境来衬底。去年,青山实业旗下瑞浦能源的动力电池储能项目从拿地到打桩仅用不到3天时间,这让企业负责人十分感动,“政府这样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企业更要拿出百倍的信心,安心发展,做大实业。”

  根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在297个城市中营商环境排名第26位,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指数列全省第一。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2.5天可领证、4天可营业”成为现实。养老、卫生、教育、污水处理设施等一直被认为是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门”,也放开准入门槛,向民间资本敞开。受此利好,去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2.4%。

  此外,得益于重大产业项目“六个一律”“鸟巢计划”等制度,去年首批25个温商回归总部项目在2个月内全部落地,产生税收8.2亿元。

  破政商关系陋习:“拍CT式”对焦症状、“手术刀式”切除病灶

  根深蒂固的熟人社会是以往温州政商关系的弊病所在,陋习不破,恐难长立。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我市重磅推出“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即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开展“反对不按规则办事行为承诺”,推动形成“办事不求人”的新风尚,为构建亲清健康的政商关系“立规矩”。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活动,建立涉企问题理旧账机制,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在“两个健康”146条举措之外,我市又梳理了10项企业亟需解决的堵点痛点,来一次“十问十破”,“拍CT式”对焦症状、“手术刀式”切除病灶。

  去年11月举办的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在总部回归项目代表座谈会暨总部项目签约仪式上,市委书记陈伟俊主动提议全场为25位参会企业家和所有选择回归的温商鼓掌。会后,他又率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在会议室出口站成一排,和与会企业家们一一握手道别。

  “高看厚爱企业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给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这绝不是一句空话。通过“两个健康”的口子,我市实施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参与政策制定等制度,保护企业家权益。同时通过人大立法,把每年的11月1日设为“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并举办“新时代讲习团”“亲清政商学堂”“青蓝新学”等培训,让老中青企业家和市县两级干部一起谋发展、共进退。

  “两个健康”创建初见效,各项经济指标进等升位

  “接地气”的实惠政策带来的鲶鱼效应,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也走上“重质量、增效益”的快车道。过去的半年里,“两个健康”先行区的创建成效究竟如何,持续健康向好的经济指标最有说服力,同时为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35;GDP增速7.8%,在全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三,甚至高于杭州和宁波。

  今年,从我市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各项指标总体平稳。从基础性指标看,1~2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677亿元,同比增长8.9%,居全省第3;规上工业增加值143.9亿元,同比增长5%,居全省第4。从关键效益性指标看,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月份的PMI指数上升至56.7%,为近23个月以来的新高。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朱斌

标签: #温州 #两个健康 #先行区 #半年 #成绩单 #温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