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歌手王睿卓在泰顺县“廊桥市集”迎新春音乐嘉年华舞台上,倾情演唱《茶花开了》; 1月25日,祖籍泰顺旅德青年小提琴家翁卿翥,又到泰顺县文化中心开小提琴音乐会;1月26日,泰顺籍音乐创作人林晨阳分享《茶花开了》背后的创作故事……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引入和文艺项目的落地生根,泰顺不再仅仅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游客,而是通过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文学研讨会以及文化创意市集等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激发了当地居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及保护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让泰顺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也让外来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当地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承,助力乡村走向振兴。
图为2022全省茶歌大会开幕式(泰顺县东溪乡供图)
茶歌新韵,唤醒乡愁记忆
泰顺的茶歌近年来以其质朴的旋律和浓郁的乡愁情感,走进了千家万户。不久前,泰顺籍词曲创作人林晨阳的《茶花开了》在浙江卫视大热音综中荣获金曲奖,以其融入泰顺方言的歌词,唤醒了无数听众的乡愁记忆。而六十余年前,周大风在泰顺东溪、仕阳采风创作的世界名曲《采茶舞曲》更是泰顺的文化瑰宝,从春晚舞台到G20峰会,再到杭州亚运村,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了泰顺的文化风采。泰顺县高度重视对这首名曲的宣传,修复创作旧址,建成纪念馆,举办茶文化主题宣传活动,让《采茶舞曲》的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当年在泰顺东溪“首唱”《采茶舞曲》的蔡子英老师表示,新采茶曲《茶花开了》泰顺方言的运用和茶乡生活的描绘,勾起了他们对过去采茶、唱歌的美好时光的回忆。看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发扬,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随着《茶花开了》的成功,泰顺的文化瑰宝有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仕阳镇党委委员潘妮表示,从周大风创作《采茶舞曲》到如今林晨阳的《茶花开了》,两首歌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诉求和文化审美。下步将加强与新文艺群体的交流与合作,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泰顺的文化风采闪耀在世界舞台上。
1月24日,温州泰顺廊桥文化园内张灯结彩,人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廊桥市集”迎新春音乐嘉年华在此热烈开展。随着夕阳西下,廊桥古韵与现代音乐的巧妙融合,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节日的盛装。活动现场,《茶花开了》的原唱歌手王睿卓惊艳亮相,她那清亮悠扬的嗓音穿透冬日的寒风,仿佛为每一座廊桥都赋予了生命,让在场的每一位游客都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与艺术的享受之中。市集上,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地道美食香气四溢,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温馨的新春序曲,整个廊桥文化园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与文化的魅力,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艺术乡建,绽放活力之花
泰顺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文艺创作的沃土。据泰顺县文广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斌贵介绍,浙江省“六大音创基地”落户泰顺东溪以及全省茶歌大会、浙江文艺创作采风基地、浙江省美育村、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省级人文乡村、省级“艺术乡建”特色村等项目的相继落地,为泰顺的文艺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泰顺,如古村音乐会、泰有艺市等活动的举办,更是让泰顺的文化品牌声名远扬。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泰顺的文化魅力,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连续三年开展的《古村音乐会》荣获浙江全省文化馆数字服务品牌工作“十佳案例”第一名,2024《古村音乐会?林岙》单场线上直播总曝光量直接突破千万。目前泰有艺市逐渐成为泰顺山城特色文化IP,并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
图为2025年1月“泰有艺市万巳顺意”活动现场(泰顺县文化馆供图)
政策扶持,力推精品创作
泰顺县在文艺创作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泰顺县文化精品项目创作生产扶持奖励办法》《泰顺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根据泰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文豪介绍,2018年起,泰顺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泰顺县单位或个人创作出品、投资制作的原创文化精品项目或泰顺县以外以泰顺元素作为创作题材的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的扶持奖励。2018-2023年,共对713项文学、展示、表演类泰顺县文化精品以及115位新加入省级以上会员进行专项奖励。
同时,泰顺县还积极推动网易音乐原创计划,集聚了二十余位原创音乐人,创作出《山里的种子》《月儿圆月儿弯》等200多首原创音乐作品。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激发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更为泰顺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才发展,助力繁星闪耀
在泰顺,乡村文艺人才如繁星般闪耀。他们不仅为到访游客和本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更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泰顺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津津介绍,近年来,泰顺县通过多措并举培育本地文艺人才、千方百计联系在外泰顺籍人才,建强“蓄水池”,为文艺队伍增添活力。目前,泰顺县共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115人,省级协会会员169人。潘金松、胡叙令、潘叶霞等文艺人才入选省级、市级培育对象,为泰顺的文艺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泰顺县文祥阁文化驿站“梦思有约”特邀泰顺籍音乐创作人林晨阳为大家分享《茶花开了》背后的创作故事,让听众深入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和创作过程,分享彼此的音乐感悟与创作心得,共同激发对音乐创作的无限热情与灵感火花。并通过活动宣传推广泰顺的方言文化和地域特色,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泰顺。
泰顺还大力推动乡村文艺团队构建,培育了众多乡村文艺团队,如司前状元村乡村艺术团、泗溪俏妈舞蹈乡村艺术团、龟湖茗石乡村艺术团等,这些团队在文旅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乡村文艺的魅力与活力。
数字创客,赋能乡村振兴
在数字时代,泰顺紧跟时代步伐,吸引了大批文化艺术类数字创客入驻。他们借助最前沿的技术和视角,为泰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创客大会的举办、《泰顺县数字创客“来泰十条”政策》的出台,更是为泰顺的数字创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些文化艺术类数字创客的加入,不仅推动了泰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在泰顺县古村落徐岙底经营一家咖啡馆的姚永涛说,他非常喜欢泰顺这个地方,在这里生活一年把原来的白头发都养成了黑发。他也经常和村里邻居村民走动,融入当地的村民生活圈,而村民们对这位新村民也非常友好,今天送个自家种的菜,明天送个自家采摘的果子。他则请邻居们喝咖啡,让村民们了解现代青年人的生活。
泰顺,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正以文艺之名,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文艺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当地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才华和创意,将泰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们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一首首动人的诗歌,以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向世人展示着泰顺的独特魅力。
在文艺的助推下,泰顺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泰顺文艺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记者 周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