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唐云:钟情温州的意大利汉学家

温州晚报 8473

  唐云,原名博尼诺·加博列拉(BoninoGabriella),出生、成长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1987年来华,意大利籍汉学家,温州市荣誉市民。35年来,她走访中国各地,以及中亚、西亚,了解丝绸之路上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写作出版中意双语《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发现丝绸之路:从驼队到高铁》、意大利语《发现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书,在国际上为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意民间友谊立新功,被誉为当代女“马可·波罗”。

  向往:我是唐朝的一片云

  住在我家楼上的唐云,因媒体报道开始被广大市民知晓之初,我并不认识她。只是出入小区的时候,我好奇居然有个外国人的面孔。干练的短发、黑框眼镜、双肩包、一辆发旧的自行车,初见唐云,第一印象就一高瘦、朴素的女士。

  2020年春,我从手机里无意中看到物业经理发的一条朋友圈,是有关领导慰问唐云的报道,才知道我们楼里住着意大利女汉学家唐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区门口或者电梯里再碰到她的时候,我不需要纠结于该用英语还是其他语言打招呼,因为人家专业是学中文的。后来慢慢熟稔,因为疫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大家都知道她叫唐云。这个名字是在意大利学中文的时候自己取的。是因为她对唐诗的喜爱。“唐”取自“唐诗”,“云”则取自她最爱的一句诗——李白《早发白帝城》里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云喜欢唐诗里的感性,就像她很喜欢自己在武当山拍摄的一张照片,画面上一条石板路绵延向上,两边是密密匝匝的树林,前方笼罩在薄雾之中,朦朦胧胧,唐云觉得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蕴。

  与中国的结缘,唐云自称始于自己的“怪”。在其他意大利的年轻人参加派对,追求新鲜刺激的时候,她却对传统的东西情有独钟。她研究意大利的艺术,学习油画。18岁那年,她用辅导课业赚来的钱,坐火车来到巴黎的博物馆。在那里,她一眼看到了中国的文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初,都灵第一次出现了系统学习中文的学校,唐云慕名报名学习,后来还获得了来华学习的奖学金,并在1987年1月来到北京深造。1989年到2015年期间,她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供职,主持多年的广播栏目《空中茶舍》(原名《我眼中的中国》),2012年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唐云告诉我,其实她在意大利当时也会有很好的工作,但是因为热爱选择来到中国,能够入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也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她在实习的时候特别用心特别努力,所以被留了下来,一干就是20多年。

  在工作期间,除了在单位上班,唐云把赋闲的时间用在游历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山山水水上。她说,自己这些年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路上。唐云走访河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乃至东南亚、西亚等地,了解丝绸之路上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一直指引着她的人生路。唐云说,“我半辈子多都在中国,也把中国当作自己的家了。”

  流连:我爱永嘉山山水水

  唐云说,在游历过程中,她除了对北方的黄土文化着迷之外,还对江南的乡土文化心向往之,尤其是温州的古村落和人文习俗。后来,有一位研究乡土文化的大学教授对唐云说,可以去温州永嘉的楠溪江看看。2002年2月,农历新年期间,出于对传统文化和建筑的喜爱,唐云孤身一人乘飞机从北京来到温州,坐船北渡瓯江,再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永嘉县岩头镇,探寻楠溪江流域的文化。“2月份北京还是天寒地冻,温州的茶花都已经盛开,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让我流连忘返。”后来,唐云编辑制作了十几个关于温州与温州人的广播节目,对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7年,唐云来到了温州,在温州商学院传媒学院任教。在温工作期间,她创作了《发现温州》一书,获得了“温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唐云说,在自己20年的记者生涯中,给一座城市做这么多期节目不多见,温州就是其中一个。谈及原因,她说,她喜欢温州,想把这座城市介绍给自己的同胞。唐云有这样一个观察:虽然在意大利的温州人很多,但温州人以内部交流居多,他们或忙于赚钱,或忙于在当地立足,与当地意大利人的沟通并不多。这样一来,不少意大利人对于温州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对于温州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唐云称自己有种使命感,要向意大利同胞介绍温州。她说,她的听众和读者都是意大利人,而且并没有多少意大利人像她一样在中国这么久。在介绍温州方方面面的同时,唐云时常会收到远在意大利老乡的邮件,老乡们会感谢她所做的工作和研究,并赞叹温州这座城市的美好。这些邮件给在异国他乡看似“孤军奋战”的唐云很大的鼓励。

  钟情:我喜欢瑞安的老手艺

  2020年1月,唐云被温州市下辖的瑞安非遗所吸引,她干脆跑到瑞安住下了。

  在唐云家里,总是能看到一些我小时候熟悉的小玩意:三个鹅兜、一床蓝夹缬被套、几个曹村无骨花灯、莘塍竹编、漆器、老瓦片等等。一开始并没在意太多,心想老外嘛就喜欢中国的老传统。后来为了给一个长辈准备生日宴,我突然想起了唐云家里那些淡出我们日常生活却留存在记忆深处的老物件。办一个非遗特色生日宴的念头油然而生,迫不及待跟唐云讲了这个想法。她听后十分赞同,带着我去走访了莘塍竹编传承人李道永与米塑传承人陈怡春,指引我去寻找了瑞安传统糕点、蓝夹缬、金器银器饰品等非遗项目。没想到她如此熟悉瑞安的角角落落。在她的帮助下,生日宴上呈现了一个瑞安非遗集合,勾起了大人们的记忆,也让小朋友们了解了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友们个个兴高采烈。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背后的导演不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瑞安姑娘,却是她这个意大利人!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她在写一本书,关于瑞安非遗。为了写好这本书,她走遍了瑞安的大街小巷,深入山区与农村。为了采访到最真实的材料,她背着背包、骑着自行车,坐公交车加徒步,从一个村子走到另外一个村子。因着这份真诚和一步一个脚印,难怪那些非遗传承人见到她就像见到老朋友!

  她说,瑞安真是名副其实的“百工之乡”。“全世界都有‘非遗’,都是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返璞归真是一种美好的人性,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会重新爱上传统的。”

  去年7月27日下午,我记得那天非常炎热,我们去陶山接洪一初老师去参观建盏烧制。沿着乡间小路七拐八拐来到陶峰工艺雕刻厂,发现洪一初老师和唐云一起在录制节目。民间工艺大师李成者等人耗时3年,制作的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展现在我们眼前。非遗技艺的壮美古朴,洪一初老师热情饱满的吟诵,唐云用意大利语和中文如数家珍般的双语解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魅力。原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意大利语部“行走中国”节目组一行7人来到我市,专门拍摄居住在我市的意大利汉学家唐云和非遗项目,将制作《此心安处是吾乡》意中双语微纪录片和一系列录播节目,面向意大利传播瑞安非遗。

  见到我突然的来访,唐云在拍摄间隙迎上前来亲切地握住我的手,指着一个手持话筒的高大帅气男主持人说:“这是我以前在北京工作的同事”。她告诉我结束这里的拍摄,马上得赶往湖岭接着录制。那天一大早她就开始当天的录制节目了。作为年轻人,在40℃高温的太阳底下晒一会儿都觉得有点头疼发紧。心想,这位女士真是意志力了得,年近古稀,居然能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后来我看到了这个纪录片。镜头里,唐云或认真书写或仔细触摸,通过抚触岁月的年轮仿佛在讲述自家的珍宝。唐云说“我们从未停止记录。因为记录是文明的基石。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木活字印刷术,为美德的传承拓下了清晰印记。”说起温州鼓词,大家都不陌生,唐云说“这是一种古老传统艺术,用温州话来讲生动的故事,主要以瑞安方言为标准音,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表现地方文化、百姓生活。它的调很好听,故事曲折动人,我曾连续七天去看鼓词表演。”

  从2020年4月到2021年8月,唐云与瑞安非遗保护中心合作,用意大利文撰写了《发现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全书10多万字,详细介绍了64个瑞安非遗项目,涉及手工技艺类、曲艺类、民族风情类等多领域,既有木活字印刷术、温州鼓词、藤牌舞、蓝夹缬技艺,也有瑞安竹编、瑞安角雕、瑞安高腔、曹村无骨花灯等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唐云说,想把这些美妙的非遗文化介绍给意大利人。

  在忠义街的鲍家小院,耄耋之年的瑞安市老作家张益老师在自己写的《追寻——张益报告文学优秀作品选集》扉页郑重写下“向唐云女士学习”并赠送给唐云。张益2001年采写《中国洋农民》,帮助洋农民成功寻亲,他曾先后三次去过意大利。谈及这位平凡又非凡的意大利女士,他肃然起敬,被她执着的精神所打动。

  在这篇文章收尾的那天早上,好巧不巧我在单位门口碰到了拿着包子认真在研究南门(镇海门)故址石碑的唐云。因为她近期繁忙,我们多日并未碰面,她也不知道我在写她。她连连摆手说“别写我,写得太多了。我真的很普通,跟大家一样,就是在做自己的工作罢了”。这是她平实朴素的心态,才有这种抓铁有痕的坚忍不拔!才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唐云:钟情温州的意大利汉学家

  作者:郑晓丽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