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记者从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获悉,用于治疗因阿尔茨海默病(AD)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痴呆的多奈单抗注射液于去年底在我国正式获批后,将于近日供应到医院。温医大附一院首批有4名患者将应用这款新药治疗。
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王贞告诉记者,除多奈单抗注射液外,去年还获批上市了仑卡奈单抗注射液,这两款药作用靶点不同,但机理相似,是目前有证据表明的,能延缓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注射类药物,“根据药物临床试验及疾病模型预测,或可延缓约2-3年时间。”
记忆卡顿一查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在王贞的门诊里,每天接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有几十例,其中处于疾病早期、轻度的患者,约有30%。
去年,一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来到王贞的门诊求助。她说,自己最近老是出现记忆卡顿,比如开会汇报的时候,一下子就想不起来自己要说什么。而且感觉大脑转不动,写报告时逻辑思维能力变慢了,就连计算能力也差了。
这名患者做了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认知功能下降。经进一步头颅磁共振检查,患者大脑里的海马体轻度萎缩,检查头颅PET发现已经出现Aβ淀粉样斑块沉积。“从检查结果来看,确诊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王贞说,患者还做了基因检测,显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基因携带者。
看到检查结果出来,这名患者很焦虑,整夜睡不着。当时仑卡奈单抗注射液刚刚上市,她便采用这款新药进行治疗。治疗了8次,患者最新的量表评估显示,认知功能下降减慢了,没有出现新的症状,思维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再明显下降。
新药治疗可以延缓进展但无法根治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因失败率太高,也被称为研发“黑洞”。王贞告诉记者,在这两款注射用药获批上市前,对于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只有传统的口服药物,而效果不理想。
这两款新药的应用,对于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来说,无疑是带来了希望。但新药只针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能有延缓作用,因此能否用药还需要精准诊断。
由于目前医学还无法完全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因此药物的研发也只针对某一项研究进展,如Aβ淀粉样蛋白已被证明是有毒的,所以它的去除有益,但疾病仍会以略有降低的速度继续进展。
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的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注射,两款药物目前未纳入医保,治疗费用不菲。据粗略测算,多奈单抗一个月注射一次,第一次注射1瓶、第二次2瓶、第三次3瓶,以此类推,一年的费用约20万元。一个疗程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体A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清除情况来看。
此外,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至于长期治疗效果,王贞表示,由于新药上市时间短,后续还需要观察。
早识别早干预让患者生活得有尊严
王贞说,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认知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从一开始记性差,逐渐演变成遗忘性记忆,认知领域计算力、方向感的丧失,语言逻辑能力丧失,到中后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甚至生活无法自理,“这个进程因人而异,有的人进展非常快速,有的人可能缓慢一些,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约8年就会彻底失去自理能力,继发脏器功能损坏,出现致死致残。”
从国内权威流调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现存的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超过1699万例,温医大附一院记忆门诊接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超过了1万名。随着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凸显,患者群体的数量还将增多。
专家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最大可能延缓疾病进展。一旦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此时,这类单抗药物起到的效果甚微基本无效。
专家提醒,家中老人一旦出现记忆力衰退、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判断力受损、理解力下降、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情绪或行为的改变、性格改变、兴趣丧失等,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由阿尔茨海默病专业诊疗团队进行评估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让病情进展尽可能慢一点,让患者享有更多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有新药获批
近期内将供应到我市医院,温医大附一院4名患者将首批应用该新药治疗
记者孙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