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食品包装膜、烟盒包装膜、手机保护膜……各种各样薄如蝉翼的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用途广泛。正是薄膜产品应用的常见性与普遍性,让这一产业的发展往精细处不断拓展,从同质廉价向高附加值要发展空间,使之成为高新技术集聚的蓝海。
位于龙港的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是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田新材)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从事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等多功能薄膜和高分子材料研发、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BOPP产业领域,金田新材已做到全亚洲产能领先,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1%。迄今为止,金田新材已在浙江、江苏、安徽、辽宁、重庆、贵州六省市建成七大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区、市)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06年开始,金田新材在全国七大生产基地,先后布局了16条进口BOPP生产线。一条BOPP生产线的投入需要投资3.5亿元,并配备40亩土地、80个工人。“产线、土地、工时决定了产能是相对固定的,要想提升效益,必须要让每一条产线的单位产值达到最大值,这就要求我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金田塑业有关负责人陈跃超告诉记者,这些因素倒逼企业创新驱动不断优化自身产品结构,从通用薄膜生产商向专业薄膜提供商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研发创新。借助青科会的平台,金田塑业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搭上了线,为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引入了智囊团。2021年,金田塑业投资成立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邀请杨院士担任该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聘请海内外博士专家,构建“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人才队伍,与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加速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变。
依托智囊团和人才库,近年来,金田塑业在国产原料和母料替代、高功能膜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由研究院历时一年多研发的消光母料已投入量产。母料是薄膜制造的灵魂,添加不同的母料会生产出不同性能的薄膜。金田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军介绍,“为判断母料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需要研发人员一遍又一遍地调整、测试、比照。一年的研发时长,其实并不算长。”
“自2021年开始,企业研发创新的速度大踏步加快,公司的产值也实现了大幅提升。”陈跃超说,尝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甜头,眼下在龙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金田塑业正高标准规划研究院“升级版”,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把研究院建设成为集研发、小试、中试、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国家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公司重点打造的年产16万吨高性能薄膜新材料研发生产项目也已在龙港新城落地。在原来的BOPP产业基础上,金田塑业将未来的发展空间投向更先进的BOPET光学膜新领域。这一全新的生产基地占地136亩,规划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将打造成为龙港新城的国家级高分子薄膜产业新地标。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金田塑业:于最薄处拓新蓝海
记者:柯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