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7月4日,温州召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发布《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护航环境质量,全市做了哪些工作?让我们一起跟着权威部门发布的专业数据揭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背后的精彩亮点。
蓝天碧水保卫战
全市如何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在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温州以流域系统性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水环境质量“达Ⅲ消Ⅴ”三年攻坚行动,实现了水质的全面提升。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提升至93.8%,市控及以上断面亦达85.7%,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Ⅳ类以上标准,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干流水质保持全优,绘就了一幅幅清水绿岸的美丽画卷。
在水生态修复实践领域,温州强化生态整体性保护,通过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年行动,累计修复河湖缓冲带96公里。平阳县作为全省首批水生态修复示范县,成功引领各地打造了一批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如三垟湿地、龙港月湖翠湖等,在提升水质的同时,更营造了人水和谐的江南水乡美景。
空气质量方面,温州同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得益于温州实施的臭氧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四大攻坚行动,依托升级涉气企业低效VOCs治理设施、淘汰柴油叉车等科学措施,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温州圆满完成省定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目标,三、四季度优良天数比率更是历史性首次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跃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空气优良率位列全省第二。
环境治理创新实践
全市如何助力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2023年,温州市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声环境、固体废物管理与辐射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彰显了环境整治治理的显著成效。
声环境方面,市区环境噪声平均值降至53.8分贝,同比下降1.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得当,功能区白天和夜间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85%,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宁静的生活环境。
固体废物管理方面,温州实现了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高达99.9%,彰显了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
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温州以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加速推进环境类项目建设,实现了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双重目标。洞头区海洋环境治理项目成功吸引23亿元融资,鹿城区丰门河等项目展现了环境改善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协同效应。同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遍地开花,乐清、瓯海、平阳、苍南等地荣获国家级或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平阳南麂列岛更是成为全国美丽海湾的优秀案例。
此外,温州还制定了全国首个《小微危险废物收贮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了小微危废收运的规范化管理,为城市环境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治塑治新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
便民惠企新举措
全市如何给予企业更多支持和理解?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温州持续深化便民惠企改革,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2023年,企业隐患整改预警提示单柔性执法专项行动尤为亮眼,共助力企业整改环境隐患8360个,减免罚款超2300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在行政许可领域,温州开创性地实行承诺容缺、“多评合一”、“多证合一”等机制,35项环保许可事项实现“一窗通办”,整体办理时效提升30%以上,极大简化审批流程。同时,温州还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分级分类监管和专业化定制式环保服务,依托“环保e企管”平台,实施“码”上监管和服务,对2.7万多家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动态监管,推送预警提醒42727条,提供“环境医生”诊疗服务167次。
在柔性执法领域,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作为,将执法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创新“预警提示单”机制,共预警提示3009家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温馨提醒3.5万余家日常监管企业,帮助企业及时排查整改生态环境隐患。同时,温州还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正面清单”、“轻微免罚”等制度,有效减少企业现场检查频次,优化执法方式。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揭开背后的亮点
记者 刘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