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拂去尘埃 每件“宝贝”都是收藏者的“心头好”

温州草根新闻 4475

  温州网讯 “老师,你预测我家收藏的宝贝年龄有多大啦?”

  “老师,我家收藏的宝贝真的是赝品?”

  10月19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省博物馆主办、温州博物馆承办的浙江省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温州站)活动在温州博物馆举行。活动邀请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9位专家进行现场鉴定。

  活动吸引了42位市民,136件藏品前来鉴宝。他们有的拖着拉杆箱,有的提着精美的盒子,可见对宝贝的“疼爱之心”。本次鉴定活动主要集中于陶瓷、书画、玉器、钱币、杂项等类别的鉴定。专家针对每一件藏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并耐心解答收藏爱好者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合法、合理的收藏观念,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同时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瓯窑学院)教师胡一皓与父亲胡嗣雄也带着几件宝贝到了现场。专家们一看胡嗣雄、胡一皓父子展示的晚唐瓯窑青釉褐彩急须等几件瓯窑连连点赞:真不错!真不错!“我们家自从爱上瓯窑,爱上收藏,一直过着‘穷生活、富收藏’的日子。我和父亲的朋友圈以及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瓯窑、关于收藏。因为走收藏这条路,‘圈子’很重要,只有所处的‘圈子’对了,信息才会是有效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去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看展览,懂得不断学习和更新收藏的知识。有了收藏知识储备之后,还要学会等待。只有耐心等待与宝贝相遇的机会,就会有收获。当然,得了宝贝,有了‘心头好’,我也很喜欢在学校的瓯窑博物馆等各种文化空间举办小型展览,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宝贝,实现文物的交流价值。”胡一皓与记者分享他的收藏理念。

  还有一位市民陈雄光,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银元带到了活动现场,经专家鉴定是非常稀有的银元。当问及他对于银元做怎样处理时,他回答道:“这部分银元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物证,与温州(朔门)古码头有关,是商业贸易流通的展现。我想在温州找一地方,最好是政府出场地,我出实物,开办温州银元收藏馆,可以清代‘两元’之争的产物为主题。”温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到陈雄光搜集的这些银元,立马与陈雄光相约,等一个合适的时间,就为这些银元举办一次展览。

  “今天,我带来的几件宝贝是唐代、清代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宝贝,我原本想送给在美国定居的孙子,作为他的结婚礼物。但转念一想是带不出去的,接下来想找个合适的时间捐给博物馆。”78岁的冯老先生听专家鉴定他的宝贝是货真价实的珍贵文物时,一边看着几件宝贝,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此次,到现场参与活动的收藏爱好者,听完专家鉴定有面露喜悦的,也有面露忧愁的。

  “多年前,我因为中了彩票后比较任性,看到喜欢的瓷器与字画没多想就买了。这几年经历了一次次鉴定后,对于真假我也慢慢学会‘放下’,接受了自己收藏知识的缺乏,要想在收藏这条路上走远,必须要积累更多的经验。”一位乐清的收藏爱好者在调整心态的同时,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的忧愁。

  “我丈夫很喜欢收藏,买了一件又一件的藏品。专家对他说是赝品时,他的情绪就会有些激动,甚至接受不了。此次,带他来参加活动,就想让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省博物馆的专家提醒他,收藏有风险,买时需谨慎,别失去理性。”一位市民将记者拉到一边,偷偷说道。

  “我对许多温州收藏爱好者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收藏之路走得都很‘稳’,普遍有自己的‘收藏圈子’。这个‘圈子’里的人平常很注重分享,普及收藏知识。但是,还有一些收藏爱好者,因自己缺乏收藏知识,入的‘圈子’也不对,对于收藏这件事始终处于不理性的状态。”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蔡乃武谈及了此次参与鉴宝的感受。

  此次鉴宝活动,不仅搭建起民间收藏者与专家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民间的收藏水平,也彰显出藏友丰富的文物鉴赏和收藏能力,帮助广大市民认识身边蕴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拂去尘埃每件“宝贝”都是收藏者的“心头好”

  潇瑜/文陈真健/摄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