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有什么好建议?听听城市体验师们怎么说

wenzhou 2345

  温州网讯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有什么好建议?10月14日下午,温州市“品质城市·深度体验”第九场活动邀请城市体验师们,前往江心屿、墨池文化街区现场,对历史文化发掘、历史街区打造、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建言献策。

  江心屿文化味浓

  还要兼顾不同受众诉求

  江心屿堪称温州的文化标志,荟萃了温州古城文化最经典、最精华的内容,承载了温州这座山水名城的千年历史,文脉绵延。为呈现诗画岛屿的独特魅力,赋能温州城市未来生长,我市于2019年启动江心屿东园改造提升工程,并与2021年5月全面完工。如今走进江心屿东园,景色已是“焕然一新”。

  江心屿西园改造提升工程总用地面积35.7万平方米,将打造诗文化交流中心、宋街、云山琼阁、芝径云堤等区块。江心屿计划在西园南岸重建的西园码头,今后将作为连接市区的主码头,并以码头为轴线打造中心广场,展现现代化风貌。

  对于江心屿的改造,专家们纷纷表示认可,同时也抛出了许多仍需考量的问题。“文化的活化是和人的需求连在一起的。”温州设计集团建筑工程设计院院长王雪然认为,江心屿改造空间骨架已搭,仍需填充精致化内容。作为“诗之岛”的江心屿文化味儿已很浓,但公园不仅仅是供文人游玩,因此在改造西园时,要注意考虑不同的受众,把人的诉求融入项目定位,这样才会有更丰富的业态形式。

  如何协调东西园风貌,利用业态发挥出江心屿的文旅价值?温州设计集团建筑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陈扬帆表示,不仅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也要努力与现代融合起来,呈现“年轻”的一面。西园的建设现在仍在起步阶段,应多加调研市民的需求,把握好园区功能的选择、建筑密度的控制,做到“留得住人”。

  历史街区改造旧居

  植入更多业态

  走进墨池文化街区,一些旧居的外立面和“大杂院”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中。工作人员介绍,墨池坊街巷内“宝贝”不少,共有7处历史建筑、2处市级文保单位,通过此次墨池-东瓯王庙-县学前改造提升工程,其中5处历史建筑下月将腾空,被改建为合院,植入更多业态,进行更好的古建筑保存与展示,并通过墨池坊的人文雅居,墨池公园的人文先贤,东瓯王庙的人文始祖三大文化主题建设,打造瓯越文化高地。

  此外,墨池公园东入口还将打造新的广场,建成后墨池公园和东瓯王庙广场将融为一体,并串联墨池瓯越文旅圈与五马历史文化商圈,形成古城文商旅环线。

  历史街区的打造应是多维的打造。温州市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陈朔表示,不像地产类项目,历史街区是“奢侈品”,投资和收入平衡难,不论是业主、设计者、建设者和有关部门都要有耐心,而且要注意历史街区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后期要关注到老百姓需求与文化的融合。

  我市历史街区改造受到哪些掣肘呢?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千书坦言,先充分设计再建设过于理想化,边拆边设计边政策处理边建设是项目常态,因为市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绝大多数的产权不在政府,政策处理难度大,巨大的资金问题也是制约产权单位文物古建筑修葺改造的一大难题。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关系

  注意多元化的风貌保留

  利用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如何让群众触摸多元化的“遗产”,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专家们在走访后的座谈会上反复提及在城乡建设中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蝉街-五马街区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获得了很多殊荣,但专家们普遍表示其更多地重在重现历史风貌,温州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还要注意多元要素的输入,就像如果每条历史街区外立面都是骑楼,就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审美困境。历史是发展的过程,不应该只是“拷贝”,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同时也要体现“当下”。

  “不论是街区还是园林的改造,都是空间的活化利用,活力很重要。”陈朔认为,一定要用预期性的目光来看待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要注意多元化的风貌保留。不仅要保护好古代遗产,还要保护好近现代和当代重要的建设成果,全方位地展现历史变化历程,从而才能立体生动地讲好故事。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 

  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有什么好建议?听听城市体验师们怎么说

  兼顾不同诉求立体呈现故事

  记者:陈怡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