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这十年,温州乡村娃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温州网 2460

  温州网讯宽敞明亮的梦想教室,以蓝天为底、海鸥翱翔的地面彩绘……洞头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位于海霞故乡——东沙渔港附近,整个校园不仅弥漫着浓郁的海岛文化,又未来感十足。在学校里,孩子们可以是船形开心菜场的“小农夫”,也可以是拼搏进取、军衔不断上升的“小军人”,还可以接受与国际接轨的“STEAM”课程,做时尚的“编程少年”。

  这所小学是温州乡村义务教育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温州义务教育通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和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创建等,基本实现了城乡和县域的均衡发展,如今正努力答好“打造教育高地、助推教育共富”重要命题,力促教育质量均衡优化,真正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成乡村最美风景

  教室的门躺在地下,课桌要2张桌板叠加才能勉强使用……十年前,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年久失修,校舍陈旧不堪。如今,校园焕然一新,青砖白墙黛瓦,颇具江南古韵。校园里,课桌椅全部更新换代;废弃公厕被改造成小型中医博物馆,取名百草堂;还有种植着上百种中草药的百草园,是孩子们天然的乐园……

  “校园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效应,老师们下班后更愿意留在校园钻研、磨课,学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已在该校担任8年校长的周国平感慨道。在乡村学校学生数逐年递减的情况下,桐浦中心小学完美“逆袭”,学生数逐年增加发展到如今的397人,从以前2个班30人招不齐到现在每班近40人。

  十年来,温州通过不断加大乡村学校建设力度,优先确保乡村教育经费,推进乡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深化打造“家门口好学校”、深入开展乡村“小而优”建设和初中全面提升行动等,使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学校逐渐成为当地最美风景。

  据统计,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108.18亿元增至2021年的232.27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市义务教育“薄改”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到2019年,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达到98%,名列全省前三。

  未来多功能教室、沉浸式空间体验馆、无土栽培展示区……走进平阳县昆阳镇第七小学,“未来乡村教育场景”让人欣喜。“沉浸式空间体验馆可以三维体验农耕文化发展脉络,勤朴园劳作时采集的数据可以输入到未来多功能教室里的‘未来校园’数据中心,等到丰收季时就能形成成长报告,不拘泥于教室,角角落落都能开展学习。”该校校长曾余理说。

  十年来,温州乡村学校的硬件改造提升,不仅注重校园颜值升级,更适应教学发展的新需要,美术、音乐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同时还避免千篇一律,融入当地文化,链接“未来乡村教育”的新需求。

  让优质教育的阳光温暖乡村娃

  回望温州义务教育十年,有两个重要节点:2015年,温州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2020年,我市所有县(市、区)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全域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这两个台阶见证了温州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所作的努力。

  在泰顺县三魁镇第二小学这所占地12亩的学校里,校园农庄足足有3.5亩。孩子们通过山水田园课程,学会认识、种植向日葵、油菜花、多肉植物,收集稻草制作稻草人,参加农耕运动会、劳动实践,感受自然和科学的神奇。“我们希望能回归乡村儿童的生活世界,弘扬耕读文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满足乡村儿童的发展需求,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田园劳动教育。”校长胡翠芝说。

  在许多乡村学生家长看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真正达到优质均衡,关键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让乡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温州先后出台《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温州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文件,通过“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集团化办学、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同步课堂、打造新优质学校、开展乡村“小而优”建设和初中全面提升行动等,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据统计,目前,我市小规模学校全部晋升乡村“小而优”学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占比达92%、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累计达809所,深化打造新优质学校300所,实施106所初中“一校一案”补短提质计划,城乡优质均衡发展正逐步成为现实。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师培养培育向乡村学校倾斜,在教师职称评聘、骨干教师评选、评先评优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不断拓宽乡村优秀教师来源,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此外,我市通过向乡村选派名师,在乡村设立名师工作室,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乡村学校得以补充大量优质师资。

  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让更多乡村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资源。“不受距离的限制,每个学科都能得到名师‘一对一’辅导,还不用花钱,真是太好了。”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学生蔡伊恬很喜欢“学问通”。2017年,温州市教育局创建了中小学生在线答疑系统。2021年,系统迭代升级为中小学生“学问通”在线答疑平台,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目前已有1500余名市级“三层次”名优教师常驻,开展答疑3万多人次,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我市“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达658所。仅2021年,全市开展同步课堂3796节、线上线下教研2570次。

  十年弹指,温州乡村义务教育已从基本均衡走上优质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已从城市走入乡间。温州教育“城乡均优”的时代画卷正在瓯越大地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到乡村去

  十年来,温州乡村学校的硬件改造和内涵提升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然而,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仍是群众忧心的问题。

  十年来,在瓯越大地上,教师已然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同时,温州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但是不可否认,乡村优秀教师短缺仍是困扰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更多优秀教育人才愿意到乡村去,而不仅限于短期支教、线上帮扶等形式,温州除了在评优评先、薪资待遇、食宿改善等与教师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外,仍需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力度,有更大作为。

  “农村孩子渴望知识,渴望陪伴,我们坚持在教育的路上,争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平阳县南雁镇中心小学教师陈少女曾这样诠释坚守乡村教育的初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乡村教育追光人的行列,让更多乡村孩子实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梦想。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这十年,乡村娃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记者:林慎金叶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