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近美丽的鸣山村,领略美丽乡村的“诗和远方”:蜿蜒的河道沿线,一路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清澈的河水倒映着青山,与河道两侧的美丽乡村遥相呼应,山水如画田园似锦,簇拥着乡村公路奔向远方。
近年来,温州市平阳县以村为节点、以镇为枢纽,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内涵,高水平打造“浙礼塘河”“十里碧溪”“情怀溪山”3条乡风文明示范带,着力推动沿线村镇经济民生发展,全力打造物质精神双富有的县域样板,全县文明乡风建设蔚然成风。
立足本土资源,打造美丽风景带
漫步在南雁镇笠湖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漂亮的砖瓦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村旁的清源河流水潺潺,村民们在休闲广场上畅聊闲谈,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村里还建设了公园、配套小广场……到处是绿树红花,就像住在花园里。”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深有感触。
重点挖掘“浙礼塘河”示范带中鸣山村、上林垟村、湖屿村、万都村、四都村、周垟村等6个村,深入挖掘伍氏姓氏文化、浙南孝悌文化,探索非遗文化传承路径,重点打造万泉度假酒店、九城秘境农场、皮划艇基地、五大田园岛屿、蔡心谷故居、晖宅等项目。“十里碧溪”示范带主要以山水资源为依托,整合笠湖村党建馆、花海房车基地、南雁荡山书画院、朱子学堂、宋代古井、古造纸遗址、百年塘沽、十八进士洞、沿溪游步道、穹岭古道、多肉共富庭院、疗愈花园等景观亮点,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文旅融合的聚信聚力、善行乡风、儒风传承、美景美德、幸福和谐的十里碧溪乡风文明示范带。
同时,对示范带内“月亮工程”的笠湖村、鸣山村、冯宅村、周垟村、水口村等村庄进行打造,提炼各村文化特点,打造示范品牌。笠湖村充分挖掘600多年古水渠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古村文化内涵,形成“尚德”村庄文化。截至目前,两条乡风文明示范带沿线11个村都已评上全国、省、市文明村。
依托产业布局,打造民生致富带
充分提炼“古村+非遗”“文化+旅游”模式,如鸣山村“非遗夜市”集非遗展示、展演、体验、文创、美食于一体,日均游客量5000余人,已成网红打卡点;全面推进示范带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如,笠湖村通过引导乡贤能人回归投资创业建成会文谷文化艺术度假村,并以土地流转1800多亩入股,实现经济创收,累计带动就业200多人,带动村集体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十里碧溪”示范带以怀溪番鸭产业为龙头,每年销售番鸭15万只,营业额超2000万元,配套周边凤垟、金源、畲龙等村酿制红粬酒、种植时令蔬菜、生姜等上下产业链全面发展,带动500多名农户增收致富。
“浙礼塘河”示范带的周垟村利用村庄地理五大岛屿优势,打响村企合作品牌,每年为村集体年增收150万元。
挖掘文化元素,打造乡风文明带
以“一带一主题,一村一品牌”总体要求,深入挖掘各村示范品牌,“浙礼塘河”示范带中鸣山、湖屿、上林垟、周垟、四都、万都等村结合本村特点,分别以“学有礼”“信有礼”“敬有礼”“乐有礼”“帮有礼”“亲有礼”为主题,展现浙风十礼新时代精神文明面貌,打造共同富裕文明村建设标志性成果;“十里碧溪”示范带从石城村聚“信”聚力“诚信”品牌、法洪村法规家训“善行”品牌、水口村美景“美德”品牌、溪南村朱子家礼“尚学”品牌、笠湖村“四治”融合(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品牌,串联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乡风文明示范带。
鼓励引导全县村居设立各类民间道德奖,目前100%的村居已设立该奖项,内容涵盖道德、移风易俗等方面,如“浙礼塘河”示范带中万都村就依托当地的孝悌文化,设立了“孝老爱亲”奖。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创活动,重点挖掘“浙礼塘河”示范带中鸣山村、上林垟村、湖屿村、万都村、四都村、周垟村等6个村,深入挖掘伍氏姓氏、浙南孝悌等文化,万全镇冯宅村以弟子规学校、大榕树讲坛为阵地,通过“扬孝风、讲孝德、树孝贤、做孝事、定孝制”5项措施,使学孝、行孝蔚然成风,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心村”“全国文明村”。在各村设立的“好婆婆奖”“好媳妇奖”“勤学奖”“和谐家庭奖”等奖项,通过民间设奖,百姓奖励百姓的方式,真正让百姓成为道德建设的主角。
组织“红都后浪青年说”理论宣讲团、“幸福人生”宣讲团等20多个宣讲队伍,深入村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浙江有礼、“最美平阳人”等美德教育;开展传统节日大家过、村歌大家唱、村规民约大家守、家风家训大家传、道德榜样大家学、邻里守望大家帮等“六个大家”活动。
推出移风易俗“10条新规”,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和精神负担。积极打造凤卧红色婚礼、鸣山传统婚俗、青街畲族婚俗等品牌,平阳婚俗改革经验入选省民政厅优秀实践案例。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聚力乡风文明!平阳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