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新年看新展!温州传奇“90”后兄弟沪漂史,了解一下

温州晚报 2800

  温州网讯很久很久以后,会有人记起你吗?

  人活一世,何以流芳?

  1892年,马孟容出生。

  1894年,马公愚出生。

  2024年12月31日,一场纪念这对“90后”的特展“流芳——马孟容、马公愚的上海往事”正式开展!

开幕式现场 郑鹏 摄

  马孟容、马公愚兄弟何许人也?他们和时下年轻人又有哪些共鸣?为什么百年之后,我们仍在追念他们?

  温州博物馆“全女班”策展团队耗时10个月筹备,在2024年岁末正式推出了这一富有新意的展览。欢迎观众走进展厅,揭开百年前“马氏双璧”的沪漂往事和藏在展览细节中的一个个小巧思。观众不仅可以感受马氏兄弟现身AI讲解,还可以品一杯展览周边定制款饮品。

  质感细腻的“民国画风”

  步入开幕式会场,令人眼前一亮!展览海报主打绿色系,手绘上海民国建筑为浅底,点缀几抹鲜亮跳动的碧桃!浓浓的民国风正和展览主题相契合。

  “这个展览有新意!”开幕式上,多位嘉宾留意到这个展览和传统书画展的画风有所不同,细节拉满。例如10折的宣传册页打开后,背面是一件大幅的国画作品《岁朝春》(860*580厘米)。策展团队介绍,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这幅作品是马孟容和方介堪、郑曼青等人在上海共同创作的岁朝清供图,以这样的形式让公众将展览“带回家”,把文物的吉祥内涵融入到家家户户喜庆吉祥的新年气氛里。

  传统书画展览多以静态的纯艺术欣赏形式为主。而本次展览为了满足年轻观众的拍照打卡需求,用心打造了许多“身临其境”的小场景。

  这些复刻年代感的造景对应展览的主题,让观众更加沉浸式观展的同时,也方便观众拍出更加“出片”的效果。

  前往展览的序厅,左侧长弧形墙上展示着温州、上海两地老建筑的大幅手绘长卷,生动刻画了马氏兄弟艺术人生的多个重要节点。另一侧则是两处复刻名校的迷你造景。一处是马氏兄弟曾经就读的浙江高等学校(今浙江大学)求是书院主楼走廊,一处是马氏兄弟曾经任教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的观海阁。让策展团队欣慰的是,在开幕前,序厅便吸引了颇多观众前来拍照打卡。

  步入展厅,可以看到一处卷帘造景,旁书“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里对应的是一段有趣的文人轶事。

  1924年,朱自清写下了文笔细腻的著名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回应好友马孟容所赠的《海棠图》。

  漫步在展厅,类似这样的小造景,例如大夏大学的思群堂、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展厅等场景不时出现,让展览更加灵动,观展更加轻松趣味。

  “这个展览是一种创新。”马氏家族后人家属代表,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马亦钊在开幕致辞时说道:经过整整十个月的筹备,最后呈现的这场展览,“感觉很好,出乎我意料。这场展览感觉和以前不同,受众面会更广。”

  在开幕导览中,有嘉宾点赞:“现在的展览就应该按照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搞。”

  女性班底的策展团队

  作为温州走出的文化名家,马孟容、马公愚的相关展览已经举办多次。在马亦钊的印象中,2004年温博新馆(现址)开馆、2013年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开馆都曾举办过大型纪念马氏双璧的展览。马亦钊坦言传统的展览方式,“大家厌倦了,受众面很窄”。

  10个月前,听闻市里正在筹备这次特展,马亦钊表态支持,“不打扰,只帮忙”。他完全信任策展团队温巧燕和马炯二人。直到开展前一天下午4点,他才看到展览的全貌。最终呈现的效果令他惊喜。他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观众来观展。

  受众是策展团队考虑的重中之重。早在策展之初,策展团队就通过问卷调查公众需求,发现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观众80%均为女性。而策展团队的两位成员也是女性,也是资深策展人。2020年“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特展在温州博物馆启幕,以此纪念弘一法师诞辰140周年。两位在当年的大展中已经有过深度合作。

  “流芳”展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生动的造景之外,还有细腻恳切的展陈文字。不同于平铺直叙、偏说明文的传统风格,这次的展览文字以散文风格为主,每一个章节的文字亲切动人,娓娓道来,有扑面而来的鲜活感和对话感。展陈章节文字节选——

  序言

  人活一世,何以流芳?

  第一章 不负韶华不负君

  怎么成才?你想听听他们的答案吗?

  第二章 三尺讲台一支笔

  面对小城的宁静与大都市的繁华,你的选择是?

  第三章 一半烟火一半诗

  你是否也曾漂泊异乡?

  第四章 海上书画有个圈

  人以群分,你在哪个圈里找到最真的自我?

  第五章躬行仁义家国情

  当祖国与家园在呼唤你,你能给予怎样的回应?

  流芳(尾声)

  很久很久以后,会有人记起你吗?

  为了拉近和当代观众的距离,策展团队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多处展陈文字是以马氏兄弟的自述口吻道出他们的成长背景、交游轶事和闯荡上海滩的经历。运用当代叙事方式交代清楚时代背景,例如当时马孟容初到上海美专任教,月工资60元,远高于普通人10多元的平均工资。借助这些“翻译”,观众仿佛越过百年时空和马氏兄弟同频对话。

  浅出的背后是深入研究!策展团队特别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科研创作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海勇,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张索,以专业访谈的形式,分别深度剖析了马氏兄弟“中西融合”和“以古为师”两条不同的艺术创作之路,加深展览的专业厚度。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点击屏幕和马孟容、马公愚AI互动。郑鹏 摄

  这次展览还融入了AI技术。在展厅入口的大屏幕处,观众可以点击屏幕,两位AI主角现身为公众作自我介绍。展览中,上海美专名人等诸多老照片经过AI技术复原。

  而在展厅之外,观众还可以在刚刚入驻温博的MOJ咖啡点一杯专属的“流芳”抹茶。将来,展览还将推出定制款周边文创。

  “90后”兄弟的沪漂往事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吸引他们走进展览的,除了这些花式周边和巧思之外,最硬核的还是展览主题自身。

  展览主角马孟容、马公愚何许人也?

  作为十九世纪末的“90后”,马氏兄弟自幼浸润在家族的琴音文墨之中。百里坊马氏家族,自明末清初以来,书画传家三百年,蜚声国内外。兄弟二人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又经过系统的现代新式教育,是学贯中西,志在发扬国粹的文艺新青年。1926年后,这对兄弟先后踏入繁华的上海滩,在上海美专等大学执教,参与培养了不少栋梁型的重要美术人才,是永嘉画派在上海的代表人物。

  对于书画圈之外的普通观众而言,其实知晓他们的并不多。但说起马氏兄弟的好友朱自清,可谓家喻户晓。昔日,朱自清与他们在省立十中(温州中学前身)共事,比邻而居。他们共游梅雨潭,朱自清触景生情,写下名篇《绿》。风雨飘摇之际,马氏兄弟曾携朱家留温家眷,共赴永嘉枫林躲避战祸,结下患难之交。

  如何向当代的观众讲好马孟容、马公愚的故事?讲出新意?策展团队最终选定1926年至1949年的“沪漂”时光,讲述两个温州年轻人闯荡上海滩的平凡故事。“他们虽然是书画大家,也是普通人,成名之前也有当下年轻人的苦恼。”为此策展团队选取了马氏兄弟生活中许多细微而有趣生动的细节,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尝试和当代年轻人产生链接。

  策展团队开始重新走近这对百年前的90后,“两兄弟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志趣互补。兄长孟容喜穿长衫,擅长画画,性情内敛沉静,以花鸟画初露锋芒;胞弟公愚爱穿西装,个性豁达风趣,凭书法篆刻声名鹊起。按照现在的说法,马孟容是一个i人,马公愚则是一个e人。”

  1200平方米的展厅应该如何布设?在征集整理展品时,除了马孟容绘画作品,马公愚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马氏兄弟在上海交游往来的名家作品,以及老照片和相关文史材料之外,一千多张马孟容的写生手稿,吸引了策展团队的注意。

  经过精心梳理,近百件马孟容的写生手稿精品在本次展览首次亮相,展现其“融东西艺术于一炉”的绘画创作和教学理念。

  这些写生手稿中,马孟容画猫、鱼、虾、蟹、鸟等动物,各类花卉、蔬果,栩栩如生,饶有趣味,时至今日依然动人。这位“画痴”甚至台风天都冒雨出去写生,记录受灾情景。

开幕式特邀嘉宾林剑丹(中)、金辉(右)观看首次展出的马孟容写生手稿精品。郑鹏 摄

  初来乍到上海滩,马孟容也曾和同乡发小方介堪合租在法租界斜桥安临里。展览中还以马孟容的口吻介绍了一段沪漂囧事。

  自小,我痴迷作画、酷好读书,不懂庖厨。刚学做饭时,当沸水顶开锅盖,我手足无措,慌忙中只好用石头压之。有一回,我煎带鱼,竟忘将其切段,以致油锅内的半条鱼焦黑,而锅外的半条犹自生鲜。介堪每以此事为笑,我毫不在意。我所关心者,唯画中花儿之开落,鸟儿之展翅,鱼儿之摆尾,虫儿之跳跃……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是海纳百川、熔铸中西的海派文化中心。马氏兄弟也会将作品寄放在当时的“画廊”笺扇店,在申报上刊登“润例”打广告。从展览的史料中看到,他们的作品市场价和当时初出茅庐的张大千“不分伯仲”。他们还会为初来上海的温籍黄杨木雕名家朱子常的作品“鼓与呼”,在报纸上声援,抱团打响名气。

  书画是有一定鉴赏门槛的,普通观众可能看不懂一幅草书对联的联语。为此,策展团队贴心地为普通观众,书法“素人”准备了联语释义等内容,把“阅读理解”安排得明明白白。

  生活不易,多才多艺!马公愚还参与过广告制作。现场一处展板,展出了马公愚设计的广告图案。策展团队还特别有心地集齐了“欢迎参观”“恭贺新年”等字样以应景。

马公愚设计的广告图案。尤豆豆 摄

  “展品丰富,策展用心。”首批观展的观众在小红书上如是评价道。本次展览展期至2025年3月31日,横跨新春假期和寒假。策展团队专为广大市民在展厅尾部设置了特展志愿服务台,免费提供志愿讲解、答题兑文创、盖章打卡、展览宣传册页领取等服务。欢迎市民走进这个展览,穿越时空,走近可亲可爱可敬的马氏双璧。

  外滩的云朝朝朝散,瓯江的潮长长长消。人活一世,何以流芳?这个答案留待每一位观展人解锁。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新年看新展!温州传奇“90”后兄弟沪漂史,了解一下

  记者尤豆豆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