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

80后90后名师同台亮课 将身边事变为思政活教材

温州网 6585

  温州网讯选取相同的法律主题,两位80、90后名师同台亮课,上出了两堂不同韵味的思政课。日前,瓯海区教育局举行了“共话名师成长故事”第十场活动,这也是收官之战。一年时间,10期活动20位名师展课堂,谈成长,说理念,专家作专业引领,为瓯海教育注入了互学互比的强心剂,让更多瓯海教师学习名师、成为名师。       

  80后教师的扎根生长

  展课堂——让身边事成为思政大课堂

  何优优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人物名片:正高级教师、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师德楷模、瓯海区劳动模范、瓯海区政协委员。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何老师身上有一个特殊的标志?”从一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出发,何优优老师既介绍了自己作为瓯海区政协委员的职责,又巧妙引出了这节课的主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何老师结合全班39位同学的前测,梳理了学生学习的困惑,并整理出两个共性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公民基本权利如何保障?学生从自己的问题出发,开启学法之旅。何老师先给学生带来熟悉的生活场景:上学、一家三口旅行、小区门口的宣传栏等,学生们发现了未成年人拥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

  “公民还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课堂进入第一个小组活动。学生们对照《宪法》第二章,整理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父母拥有的“劳动权”“婚姻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祖父母还有“被赡养权”“物质帮助权”等基本权利,结合生活例子让”基本权利“变得具体可感。

  “我想请同学们当一次共享法庭的志愿者,说说真实案例中涉及哪些权利,有什么法律可以保障?”第二次小组活动中,何老师给出的三个案例聚焦于未成年人、外卖小哥、邻居装修噪音等常见人群和问题,让学生了解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保障自身权利。而学生在小组汇报时,不仅看见了案例中的权利,并能找到对应的法律来保障权利,目标得到落实。

  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办”,何老师科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让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公民基本权利,更引导学生体会到宪法的温度和界限,萌发一起建设法治中国的意愿。  

  谈成长——

  三把金钥匙打开成长之路

  从一名普通思政教师成长为正高级教师,从瓯海区娄桥第一小学到了瓯海区外国语学校,何优优说自己25年的从教生涯就像一棵树一般扎根在了瓯海这块土地上,而这片土地不仅滋养着她向上生长,也让她幸运地被“看见”。她将自己的成长总结为三把金钥匙:阅读写作、专注热爱和使命担当。

  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何优优靠的是稳扎稳打,从2012年开始几乎一年一个台阶,一路收获了瓯海区名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教师等荣誉。“读书开启了我面向未来教育的思考,写作培养了我独立的思维与见解。”在师范读书期间,何优优就是个热爱阅读与写作的人,在从教的多年里也一直保持“输入”和“输出”的习惯,勤于思考与写作,是她专业发展的最大底气。

  “在喜欢的领域中寻找到成就感,在热爱的事情里扎下根来,是我最大的力量。”在成长瓶颈期时,何优优总会要求自己走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成长圈,在课堂中发现更多自我可能。2017年基于儿童立场的《吃饭有讲究》、2018年呈现学习方式变革的《传统游戏我会玩》、2021年指向思维力提升的《低碳生活每一天》……6年60余场公开课,从教学经验的积累到教学模式的创新,再到教学理念的升华,何优优就在一堂堂课中奠定对教育的专注热爱。

  何优优自己成长的同时,十几年来也带着名师工作室志同道合的伙伴走在专业研修的路上。共同奔赴的力量,使命担当的责任,让她成为那个助力他人的人。她和团队不仅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工作长达八年,也和团队成员到各地进行展示推广,并计划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助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设计。她说与团队共同奔赴,能够给予每个人成长力量。

  90后教师的火箭式成长

  展课堂——学生当小法官“判案”

  任佩如 温州中学附属初中

  人物名片: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先进教研组长、温州市教坛新秀、瓯海区教坛新苗、瓯海区品质教师。

  从一颗高空抛下的鸡蛋带来的后果,任佩如老师将同学带进了“如何远离违法”的议题中。课堂中,学生对于“一生中可能会接触的法律”的问题,纷纷变身法治观察员,给出了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婚姻法等答案。“法律会对我们生活做一些管控”“会保护我们的安全”“使社会更加有秩序”……通过阅读三部法律中的部分条款,任佩如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法律的作用,并提到违法行为是“必须做的没有做”“禁止做的做了”等概念。

  “本庭宣判,被告行为构成……,依据……,判决如下……”以案辨法是任佩如本堂课的重点,她让学生扮演断案小法官,结合任务单上的法律案例,对案件中的违法行为作出判决。通过三个围绕民事、行政、刑事违法行为的案例,任佩如又引导学生分析三种违法行为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明晰了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不同点在于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处罚力度有所不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捡到钱不归还”“给他人取侮辱性的绰号”“校园欺凌”“骑电瓶车不佩戴头盔”……任佩如的随堂测试中,让学生将这些身边的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并让学生完善一场“与法同行”主题班会的守法尊法承诺,还邀请学生担任普法宣传员,走入社会调查撰写一份“警惕违法行为,争做守法好少年”的倡议书。让学生从知法、懂法、守法等全链条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谈成长——

  把握每个三年的关键点

  “想要获得家长及学生的认可,首先就要能上好课!”作为一名90后教师,任佩如2014年刚刚踏上教学岗位时,接到的任务是担任五个班的社会老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于是怎么教好学生成了她首要思考的问题。导师的一句“上好每一堂课”点醒了她,她开始了精心备课之路,她会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标的研读梳理上课思路,会把每一节课的课件打印出来,甚至连教学过渡语言都一一记录下来。五节社会课,她将其当成五次强化训练,一次次优化设计,反复磨课,反复思考。2014年到2017年的三年里,凭借这样的方法任佩如逐渐认识教材、熟练教学,也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她的课。她认为好的教育者首先是好的学习者,为了让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更有收获,一直在乡村学校的她努力争取出去学习的机会,开始跟着骨干老师一起研究教学教法,探索课堂变革,一起开展课例研究、命题研究、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她说:“每一次学习都感觉像又找到了一个新的自己。”

  “成长经历过程中,当我每遇到一场比赛,遇到一次机会,我都是努力把握,在不断锻炼中提升。”2018年到2021年,任佩如迎来自己第二个三年,刚成为二胎妈妈的她就遇上参加省教坛新秀评比的挑战。不太会说课,就反复模拟,沉淀思考,一改再改课件,字斟句酌抠细节。而这也让她在之后的省教师技能大赛等高强度、高要求的评比中顺利过关,大大小小的比赛不仅让她从迷茫到更加清晰,也成了她成长的催化剂,让她从普通走向优秀。

  第三个三年,任佩如因为扎实做教研抓住了职业生涯快速发展的关键点。发现自己的瓶颈期时,她列了两项工作——每年广泛阅读专著文章,坚持撰写论文和课题。三年间,任佩如学会审视教材、课堂,学生之间的逻辑,开始用研究者的视角去洞察思政课程、思政教学,开始去探索课堂变革未来教育的方向。还尝试带着教研组、工作室的成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评比为契机,进行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教研,并不断地反哺课堂,在过程中看见学生和自己的成长。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80后90后名师同台亮课将身边事变为思政活教材

  记者施滢滢图片由学校提供

标签: #温州新闻 #温州市委市政府官网 #温州人事 #温州政务 #温州房产 #原创新闻 #突发新闻 #独家报道